伦敦对大火并不陌生。1666年,那场连烧四天、烧毁1.3万栋楼房的大火几乎将伦敦夷为平地。350多年后,又一场大火炙烤伦敦。14日凌晨,从睡梦中醒来的伦敦人发现城市天际线中出现一把冒着黑烟的“火炬”——那是被点燃的24层塔楼“格伦费尔”。
这场大火发生在大不列颠最困顿之际,给了英国政治心脏致命一击。突如其来的大火更是烧向本就六神无主的唐宁街10号。火灾后数日,遇难者的亲朋好友指责政府“预防不力、救援失当、隐瞒真相”,愤怒的示威者冲向地区议会和首相府。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格伦费尔”塔楼位于西伦敦的肯辛顿。那里一向是英国富人区的代名词,英国皇家所居住的肯辛顿宫就在这里。沿着一座座漂亮的英式别墅前行,抬头就能望见烧得黢黑的塔楼。塔楼上的居民在政府的补贴下支付相对廉价的房租,这才有了肯辛顿悲惨的双城记。
“有钱人住别墅,没钱人挤塔楼”——这早已是西方大城市的丛林法则。只要看一看大火后沿街张贴的寻人启事,就能发现塔楼中居住的多是移民与非洲、阿拉伯等少数族裔。正是因为贫困,他们只能住进那致命的高楼,延续“穷伦敦、富伦敦”的辛酸故事。
大火背后是英国人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对当权者改善民生不力的愤怒。这种愤怒肇始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建制权威的损害,积累于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停滞,加速于移民涌入与难民危机的冲击,发作于英国“脱欧”与大选中“黑天鹅”的频出。
走上街头的抗议者不少是移民。在他们看来,保守党政府提出“硬脱欧”、控制移民人数的政策,是对移民的歧视。他们想借着这次火灾,发出移民要求平等的声音。
“格伦费尔”的大火同时暴露出英国安全监管方面的诸多漏洞。全英约有4000栋类似的高层居民楼,多数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许多高楼采用的外墙建筑材料与防火通道设计都和“格伦费尔”类似。
当地居民组织早就多次警告,大楼有火灾隐患,但管理者重视不够。虽然大楼居民曾经受到一些应急逃生的教育,但逃生者说,大火发生时火灾警报并未响起。居住在塔楼15层、从火灾中逃生的萨伊德·阿里告诉记者:“那里从来就不安全,我们不断抱怨,但没人听。”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卡梅伦政府上台后就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造成英国警局裁员、警力不足,这让人们觉得,政府在楼房安全方面投入不足。大约百分之八的伦敦人住在“格伦费尔”这样的塔楼中,大火让他们不安。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系教授托尼·特拉威尔斯告诉记者,这场大火将深刻影响英国政治,给政府带来巨大挑战。没有人知道,这场大火后,正式踏上“脱欧”谈判之旅的英国将走向何方。(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