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大学时就听说过林超伦。他是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为包括女王、五任首相、议长在内的诸多政商要人做过口译,因此被人称为“御用翻译”。
林超伦的水平在英国受到普遍认可。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私人秘书、英中贸易协会前主席查尔斯·鲍威尔勋爵曾评价林超伦是英国中英文口译“第一人”。
不过,当我在伦敦见到林超伦时,他的低调却让我印象深刻。他不愿被称为女王的“御用翻译”,解释说,自己并非全职为英国王室服务。
作为外交“第一线”和“最高层”的亲历者、参与者,林超伦对过去20年中英关系的发展有何观察?他举例说,自己创办的翻译公司就可以看作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一块晴雨表。
2004年,林超伦就意识到,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辐射世界其他地区,便问自己:中国崛起有何商机?他觉得对中英语口笔译的需求会大大增加,于是就花了一年时间,把公司业务转向翻译。现在,中英关系越好、交往越密切,林超伦公司的业务量就越大。
林超伦总结道,以前,中国代表团、企业来英国搞活动,是英方请来的“客人”,来找公司做翻译的是英方;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代表团、企业已经“反客为主”,在英国主办各种活动,也成了公司的主要客源。
中国赴英国留学人数更能体现两国关系的发展。林超伦记得,2003年,他在编写《实战口译》一书时还很自豪地写道,在英中国留学生已达到1万人。当时觉得那是很大的数字,现在已经超过16万了,直让林超伦感叹发展太快。
【机器翻译是未来大趋势】
译事之难,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有翻译者本人最能体会。
我问林超伦,给那么多政经要人做翻译是什么感受?林超伦说:“口译是不允许出错的即席创作。”
他记得,有一次,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访问中国,在上海参观一场科技展时作即兴演讲,突然说他很喜欢“Kissing Booth”(字面意思为“亲吻布思”)。林超伦知道布莱尔妻子的娘家姓氏就是“布思”,但这里是指什么?他当场就“卡壳”了。
布莱尔随即笑着对他说“我做给你看”,接着就亲吻起他的夫人来,全场大笑。
林超伦后来才知道,那场展览中,有一处展台就叫“Kissing Booth”,但这里的“Booth”并非姓名,而是单词原意“小间”。展台前有个摄像头,参观者可在摄像头前做各种亲吻状,摄像头摄下后,可在电脑特定的软件上做出各种变形。当天布莱尔参观了,遂作出一语双关的表述,林超伦没有看到,因此没法翻译。
在林超伦记忆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讲的是标准英语,话不是很多,但对所有人的礼仪都很到位。因为身份所限,女王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政治观点。
“我很佩服她的一点是,她能做到该说话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而且没有一句话你能挑剔的,这是一门艺术,”林超伦感叹道。
多年为高层做口译的经历让林超伦相信,翻译如果能通过音量、语气、目光、动作等方式,不仅如实传递语言信息,而且传递讲话人的情感与震撼力,这样效果会更好。“这么多年,我很注重这一条,效果很明显。领导人会从你翻译出来的话中读出情感,话是会忘的,情感是不会忘的。”
目前,林超伦正在全身心投入机器翻译的研究。他预测,机器翻译的普及会改变人的沟通方式、生活方式,极大地解放生产力,让语言不通的人也能便利交流。
他断言:“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机器翻译。机器开始逐渐取代人工是近在咫尺的事。这就是未来。” (桂涛)(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