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9月6日讯(记者沈则瑾)9月5日一早,上海浦东海关通关大厅里“滴滴滴”的声音不断响起,一份份税单正从打印机里不断被吐出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刚刚从窗口取出了厚厚一沓进口货物税单。税单上显示的汽车零配件在8月初就已办结放行手续投入生产。得益于海关推行的汇总征税改革,企业货物通关的缴税环节可以后置,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财务成本拿到货物,涉及的关税只需在次月月初集中缴纳。
上海浦东海关通关大厅,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集中打印该公司上个月汇总征税模式下放行货物的税单。陈君言/摄
作为首批试点企业之一,上汽通用早在2014年就参与了上海海关推出的汇总征税改革。公司在办理货物通关时,凭借保函,扣除相应额度后即可放行,无需再提交纸质清关单证。该公司关务协调经理朱乔鸿说,“原来的担保验放模式下,税单必须在15天内完成支付,我们每天都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支付操作,而参与汇总征税改革后,当月出具的税单集中在次月的前5日内完成缴税,我们企业的支付频次降低了,付税时效更为灵活,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更能进一步盘活资金。”据统计,该公司的税款备付资金由月均 1亿元降到 2千万元,月均盘活资金8千万,月均节省利息2万元,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
为促进外贸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上海海关早在2014年6月就启动汇总征税改革。2015年7月,海关总署在上海海关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实施汇总征税改革。在企业依法提供担保和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施“汇总缴税、先放后税”,改变了传统“逐票审核、先税后放”的征管模式。汇总征税改革减少了缴税环节,企业无需因取税单和递交相关材料等事由频繁往返企业与海关两地,经过接单放行一体化操作,企业就能提货。此外,企业在纳税时间节点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既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又可降低企业纳税成本,给企业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据悉,自汇总征税改革实施以来,截至今年8月31日,上海关区共有115家企业已开展汇总征税业务,共计受理汇总征税报关单3万余票,征收税款近18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共计受理汇总征税报关单报关单1.6万票,征收税款超过100亿元。
今年4月,上海海关启动汇总征税作业无纸化试点,已实现企业申请、资格评估、取消企业汇总征税资格的全程无纸化。9月1日起,海关总署向全国海关推行此项作业模式,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自愿选择通过电子口岸客户端向海关提交汇总征税资格评估电子申请,无需再到现场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