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汕头1月16日讯 据汕头检验检疫局统计,2016年汕头水产品出口7.41万吨、6.45亿美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94%和0.59%,出现恢复性增长。在国际水产市场需求持续萎靡、国外技术壁垒高筑、国内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此成绩来之不易。
从出口品种来看,前三大出口品种主要是冻对虾、冻鱿鱼和冻原条鱼。其中,第一大品种冻对虾出口2.06万吨、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82%和-1.10%;第二大品种冻鱿鱼出口2.15万吨、1.9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6%和12.63%;第三大出口品种冻原条鱼出口2.20万吨、0.8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1.52%。其他冷冻水产品合计出口0.99万吨、0.9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67%和3.59%,其中冻鱼糜制品、出口日本的冻裹粉竹荚鱼排等品种销量较好,出口均为增长。
从出口市场来看,共有45个出口国家或地区,同比减少7个。前五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香港、加拿大、墨西哥和智利,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9%、6.8%、46.2%、-20.2%和75.5%,由于出口美国的金鲳鱼和出口墨西哥的冻对虾产品与牛蛙腿下降,直接导致上述两个国家的出口额同比出现下降。
2016年,为促进汕头水产品出口,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在不断提高自身监管有效性和便利化水平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国外注册资格,使企业鱼糜制品、牡蛎产品等顺利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检验检疫部门也帮扶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美韩官方检查,指导受国外通报企业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使企业及早恢复正常生产和出口。(黄俊生 林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