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难想象,自己在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或许并未与银行的正式员工真正接触,尽管仅仅是上市银行的员工总数去年年底就接近222万人。
“我可能来到了一家假银行”,储户L女士调侃称,“在大厅等候时,听说不仅很多网点大堂经理是外包制员工,一些柜员也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顿时觉得心里有些忐忑”。在《证券日报》记者随后的采访中,上述储户的说法得到了部分银行业人士的确认——派遣制或外包制员工在银行业并不罕见。
本报记者注意到,一家自称已经向8家以上银行提供外包服务业务的金融外包服务公司被装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中(全资控股子公司)。该外包公司在一则招聘启事中自称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这一数字超过了所有的区域性上市银行,而上述员工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外包公司替用工银行“代持”的。
外包和派遣制岗位
“包打天下”
当你来到银行办理业务,迎接你的大堂经理可能来自于跟银行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而帮你挑选理财产品的理财经理则可能是刚刚签订试用合同的准员工,微笑服务的柜员可能业余时间正在准备考试并期望由派遣制向合同制转制,而你离开时经常会下意识看一下的头戴钢盔的保安的劳动关系一直属于某家金融保安公司。即便你选择使用自助机具,这些设备的清机加钞处理、维修、远程值守服务也很可能是外包公司一力承担的。
此外,大街上拦住你办信用卡的所谓银行员工其实可能是外包公司的职员,电话里声音甜美的客服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与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你看不见的银行IT系统也是由第三方外包并维护的,甚至于来你的创业空间联络小微企业贷款的青年,还在期盼通过签订几个大单实现身份的转换。如果很不幸你信用卡逾期不还,向你催收的很可能也是银行雇来的“临时工”以及“临时公司”。
如果你选择在网络上寻找银行的工作机会,很多的客服岗位都来自于“**信息科技公司”或者是“**人力资源公司”,这些公司不是用人方但却是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上的甲方。
“基本上你在银行接触到的人都可能是外包制或派遣制的”,一位网友表示,一位就职于人力资源公司的朋友曾对其爆料。
虽然上述描述较为极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的大量一线岗位都存在外包或派遣制员工的现象。
上市银行单个网点
人均员工约26人
上市银行虽然员工数量庞大,但是分配到每个网点后,人手就有些不足了。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去年年底,25家上市银行的员工总数合计为221.8万人,与2015年年底的221.02万人相比基本持平。不过,目前上市银行境内的分支机构合计数量已经达到7.2万个,按照221.8万人计算,每个具有单独机构代码的网点对应的员工人数约为31人,如果剔除人员占比在10%-15%的总行层级的影响,普通网点平均对应的员工数量为26人左右。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四大行2016年年报验证发现,四大行境内机构的平均人员为20人至26人左右。
“正式员工一般包括一位支行长、数位支行副行长、技术团队、财务人员、结算人员、信用控制人员、对公和零售的相关业务人员、客服人员等”,一位国有银行支行副行长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其中的客服人员的用工形式通常最复杂,有正式员工、合同制、派遣制和外包制等多种形式”。
此外,本报记者注意到,银行还存在大量低门槛的用工需求,例如数据录入、文件传递等等,这些岗位也是外包的主力。
外包公司员工逾万人
超过近半数上市银行
所谓的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银行将原本应由自身处理的一般性业务或者服务的辅助环节交给外部专业公司和服务商完成,以便降低银行经营管理成本,将自身核心能力集中关注于体现银行竞争优势的知识密集型活动。
《证券日报》记者辗转多个社交群,发现了一家自称中国金融外包服务第一品牌的公司。该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在前台,公司帮助银行提升网点服务品质、改善银行客户体验、实现营销目标;在中台,公司通过ATM整体外包、网格化服务等模式帮助银行实现网点管理和运营;在后台,公司帮助银行建设大型集中处理中心和作业中心”。此外,该公司自称为包括多家国有大行在内的8家以上用户服务。
本报记者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招聘信息发现,该公司目前在推岗位还另外包括了上述8家银行名单之外的多家中小银行。该公司在一则招聘启事中强调,公司年产值近6亿元,资产2800多万元,员工超过了1.5万人。其中,仅员工这一项数字就超过了所有区域性上市银行(共计12家)。
该外包公司对于产值的描述或许有些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其已经是某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该外包公司2016年收入40331.56万元,比2015年同期上升8.20%,实现利润-992764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125%,主要原因系公司2016年外包的人力成本增加所致。而人力成本的增加也恰恰说明了外包公司业务扩展之快。
与之相呼应的是,记者查找到了一个社交群体,其成员正是上述外包公司派驻到某较大规模城商行的35名员工。
“外包公司并不会直接进行招聘,面试一般都是银行直接进行,等到银行确认用工后,外包公司会跟进完成用工手续”,一位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
用户担心银行
推卸管理责任
“外包制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成本”,某上市银行高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应该说,外包制与我国商业银行“亲密接触”的时间并不长,过去一直是劳务派遣制包打天下。但随着现在派遣制同工同酬以及只能定位于“三性”的要求,银行不得不转向其他方式控制成本,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和占比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国有大行的劳务派遣制员工已经由数万人降至数百人。
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是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用工模式,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业务外包是种业务合作关系,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合同,由承包企业独立完成所承包业务,合作针对的是业务。承包企业自行安排人员,开展业务,对人员发放工资。因而业务外包关系是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调整。对于储户而言,业务外包的风险在于信息和资金安全”。
《证券日报》记者曾在某QQ群多次接收到求购银行用户信息的信息,每条大概报价0.25元。记者尝试与买家沟通,但买家比较谨慎,仅表示,“银行的员工或者在银行服务的其他人员手中都可能有大量的此类信息”,但是“胆小的就别来交易了”。
储户对于银行往往有着天然的信赖,并不会主动区分(更多时候也确实很难区分)正式员工还是外包工,因此其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正式员工的违规行为的定性相对简单,而非正式员工如果侵害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银行是否会以‘临时工’为由推卸责任是储户最为关注的”,上述法律界人士表示。
此外,本报记者注意到,一些被动选择为外包员工身份的银行从业者也对于在工作中受到的差别待遇(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可选岗位甚至是人际关系方面)表示了愤慨或无奈。部分“外包工”表示,“学得一技之长后就会离职”,长此以往,这对于银行的人才培养显然也是不利的。(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