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赣南大地,草木葱茏,生机勃勃,处处奔涌着振兴发展的气息。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开启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宏伟实践。
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下,老区人民围绕实现苏区振兴目标,凝心聚力追赶跨越,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完善,深化改革充满活力,红色基因接力传承,绿水青山更加美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再次走进赣南老区,探寻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振兴实践。
沐浴春风 振兴潮涌
“十一五”末,赣州市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到四成。到2016年,大部分人均指标接近五到六成,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全国的47.5%、44.9%、59.5%
白墙黛瓦,绿荫环绕,鸟叫蝉鸣。6月15日,上犹县水岩乡村民许光奎望着自家的“小洋楼”,感慨万千。尽管过上新生活已有几个年头,但对于过了10多年“水上漂”生活的他来说,仍然忘不了往日的艰辛——在水上生活,买菜做饭、看病买药、送娃读书都要划船,既不方便,又很危险。“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搬迁上岸,给了我一个安稳的家。”如今的许光奎,不仅住着楼房,还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十多万元,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赣南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由于经济投入不足、资源禀赋较差,赣南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至今还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据显示,“十一五”末,赣州还有11个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以及215.46万贫困人口,更有69.5万户、近300万人居住在危矮破旧的土坯房中。
推动赣南老区振兴发展,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理想,寄托着苏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热切渴望,更牵动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
5年来,国家发改委、中央组织部牵头37个部委对口支援赣南,架起了中央和老区的“连心桥”,开启了部委与赣南的“直通车”,帮助赣南构筑了区域性“政策洼地”,截至目前,国家层面支持赣南苏区的政策文件达144个。
沐浴政策的春风,赣南地区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末,赣州市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到四成。
到2016年,大部分人均指标接近五到六成。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全国的47.5%、44.9%、59.5%。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13%,比2011年提高7.79个百分点。5年来,全市151.74万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6.7%下降到5.7%。
民生持续改善 百姓生活质变
5年来,赣州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市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解决了近3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6月19日,望着村后丘陵上绿意正浓的油茶地,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罗坑村村民邱森说:“瞧,这就是我们罗坑油茶专业合作社的基地,20亩搞观光旅游,500亩种植油茶,把村里贫困户都纳了进来。”邱森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年轻人都往外跑,这几年,老百姓家门口的路通了,脱贫致富的路子也宽了。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赣州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5年来,全市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解决了近3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累计完成农村低电压治理53.99万户,全面解决近300万山区群众不通电或长期“低电压”问题。“我们将国家扶持资源用在刀刃上,财政支出的六成、新增财力的近八成用于改善民生,五年共投入民生类财政资金1700亿元,民生类支出年均增长26.6%,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赣南苏区振兴办主任薛强介绍说。
建房修路,为广大农村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而系列产业发展机制的实施,则大大激发了百姓的主观能动性。
6月19日,在兴国县高兴镇电子厂,小儿麻痹症患者李观兰高兴地告诉记者:“没想到会有工厂愿意接纳我做工,现在每月有1200元收入。”兴国县采取主导和特色相结合、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方式,使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民家门口,成为兴国县扶贫的主战场,实现“产业覆盖全县60%以上的贫困户,贫困户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产业”的目标。
在赣南大地,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力量务工增收,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主要得益于赣州突出产业扶贫这个关键,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机制”,实施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进入产业链,带动了51.4%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创新实施金融扶贫等扶贫工程,是赣州积极探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新路的又一生动实践。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行长刘承亚告诉记者,为了创新丰富精准扶贫“供给箱”,他们先后开发了再就业惠民贷、惠科贷、惠农油茶贷、惠农毛竹贷等7个金融扶贫专项信贷产品,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近24亿元,直接投放或带动贫困户超过1.2万户。
经济活力迸发 发展生机扑面
5年来,赣州加速释放国家政策红利,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密集落地
6月1日,位于赣州市南康区的江西赣州港,迎来从俄罗斯返程的中欧班列,同时首次开行前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中亚班列。这是赣州首次实现中欧中亚双向货运班列顺利开行,也是江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依托赣州港,南康成为我国进口木材和出口家具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南康家具产业也由此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南康的经济迎来飞速发展。全区外贸企业由几年前的个位数增至360家,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木材,家具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康区副区长钟定岩介绍说。
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是近年来赣州加速释放国家政策红利,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强健苏区振兴体魄的见证。
5年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密集落地。龙南、瑞金经开区及赣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运行,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加快实施,“老区中的特区”优势进一步凸显,赣州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拥有国家级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2016年跻身全国城市百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至2016年达到25611元;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翻番。2016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多项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前移,创下了多年未有的良好态势。
干群鱼水情深 共绘美好未来
5年来,全市10万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扑下身子、住在农家、融入群众,广大干群共同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成效
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赣州成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祥地。如今,在振兴发展的伟大使命中,依然激励着赣南的广大干部。5年来,全市10万名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扑下身子、住在农家、融入群众,面对面倾听民意,共同描绘出干群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
在赣南老区采访,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感谢政府,感谢党!”在宁都县固厚乡东排村,经过滤池科学处理后的山泉水,由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全村彻底告别挑水难、用水难、喝水难的历史。“这是党和政府送来的‘幸福水’啊!”村民陈木秀说。在兴国县枫林村,村民们集体决定将土坯房改造点取名为“铭恩新村”,表达感恩之情……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实,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也让群众对党的政策更加支持拥护。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感恩奋进,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老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我们有理由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抓好,这具有政治意义’的指示,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深情厚爱和特殊关怀转化为加快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动力,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