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地的丝瓜已经结了第三茬,当地群众贫困群众已经靠着不起眼的丝瓜走上了致富路。为把丝瓜切切实实打造成致富瓜,三湾乡引进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美尔丝瓜络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丝瓜种植基地,投入产业资金20万元,采用“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全乡贫困户加入丝瓜种植。目前基地依托永新县九陇山丝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种植85亩,亩均投入约1000元/年,亩均收益预计5000元左右,带动32户人参与丝瓜种植管理,其中贫困户12户,人均可增收约3500元。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九陇村距乡政府11公里,下辖5个村小组,共234户748人,其中贫困户12户45人,全村共有耕地560亩、林地2.6万亩。如今,丝瓜仅仅还是停留在带动部分农户和贫困户致富的基础上。要把丝瓜基地打造成当地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打造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更大的空间。这样,村干部和广大群众有更广阔的创业施展舞台,当地村民也就铺就了更厚实的靠瓜致富路,壮大大村级集体经济也有更大的空间。
要把丝瓜打造成村级集体经济的“后花园”,要进一步发动群众,让他们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尽可能倾其所有,把土地流转到丝瓜种植基地来,以此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彻底抛弃小打小闹的景象。因为,当地气候宜人,丝瓜种植的技术已经成熟,劳动强度不大,生长周期短,来钱快,对于已经被做成机布鞋、儿童枕芯、高级浴具甚至面膜等一系列“高大上”产品的丝瓜,它的附加值已经远远高于丝瓜作为蔬菜的价值,是原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把它打造成村级集体经济的“后花园”应该为期不远。何况,它已经初具规模。
要把丝瓜基地打造成村级集体经济的“后花园”,还要打开多元投入之门。引进企业打造基地带动农户致富,已经成了当地品牌。如果能够把全体村民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以入股的形式,甚至外来资本加入到合作社,让每一个农户都以不同的形式入股成为股东,让自己也成为合作社的老板,彻彻底底走上为自己打工的路子。从而实现从普通农民到股东农场主的转变,为进一步激发发展壮大丝瓜产业的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
要把丝瓜基地打造成强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后花园”,还要不断拓宽销路,从而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通过“互联网+”等路子切实拓宽销路。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开发出更多以丝瓜为原料的产品,让丝瓜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也让山村的土产品借力互联网、借力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卖点。“丝瓜络既是中药材,又是新型环保材料。”永新县三湾乡党委书记邢镭介绍说,丝瓜络经过加工制作,可以做成有机布鞋、儿童枕芯、高级浴具等100余种不同用途的生活用品,甚至深加工制作面膜,不仅绿色环保,还在废弃的丝瓜络中发现了致富的秘密,正是看中了丝瓜络广阔的市场前景,才大力发展这项产业。
可喜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这种山区绿色产品是拓宽农民致富路径、状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除了带动农户学习丝瓜种植技术的同时,还不断结合当地“红绿古”资源积极宣传。九陇村生态人文资源丰富,“红绿古”交相辉映。九陇山5000多米长的林溪山涧形成荷树坪、下九陇等多处瀑布群和深水潭;九陇山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第二个军事根据地;九陇山锤炼了一批坚强的红军战士,宛希先、谭余保、刘善培、段焕竞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陈毅改编新四军的故事就发生在九陇村,该村现保存有红军炮台遗址、九陇山革命纪念碑、陈毅旧居等红色古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拓宽丝瓜致富路奠定基础。九陇村练家组拆除危旧房8宗490m2、新建4栋(贫困户2栋)、保护修缮6栋(贫困户5栋),打造了成危旧土坯房改造示范点,带动了全乡的安居工程。老百姓安居问题解决了,走上绿色产业致富的决心越来越大了。种植丝瓜络成本低、收入高、风险小、效果快。这种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无需很强劳力的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途径。去年,贫困户戴章生通过种植3亩丝瓜络,纯收入1.6万元,当年甩帽。今年一开春,他主动多种植1亩丝瓜络。种植丝瓜的农户越来越多,加大宣传力度,让来看丝瓜、学习丝瓜种植技术的络绎不绝,一条以看绿色风景、品红色资源、查探古色资源的乡村旅游产业渐渐兴盛,以丝瓜为媒介的村级集体经济之路越走越宽。(梁生斌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