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新政一周年 P2P平台现“二八定律”
本报记者 崔 爽
8月24日,“网贷”监管新政实施一周年,去年的这个时候,号称史上最严网贷新政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炉,令网贷行业告别了政策空窗的野蛮生长阶段。
网贷之家最近发布一份名单,36家P2P规模对比,发现有平台等待收一年增5倍,而另一边,仅仅七月就有35家P2P网贷平台停业及出现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唱衰P2P网贷的声音也一直没停——不好干,不良资产压力大,赚钱很难。
如此冰火两重天,网贷行业究竟怎么啦?
平台经历转型阵痛
新政中最受关注、影响最大的内容是监管方明确规定了网络借贷应以小额分散为主,并对贷款设置了上限——要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线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全部平台不超过100万。规定一出,很多平台不得不业务转型。
“必须转,不转就会死。” 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欧阳日辉这样强调大额信贷平台转型的紧迫性。网贷平台“积木盒子” CEO谢群也坦言:“监管形势的变化之下,大多数平台都会感到压力,但平台的转型难度更多取决于自身的业务模式,即平台早期是否能坚持借贷撮合本质、不做资金池等业务设置。”
有些平台没能撑过转型的震荡。就在上个月,网贷行业“带头大哥”红岭创投宣布将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清盘,退出网贷市场。
“网贷平台被确定为提供信息服务而非增值服务,这其中的差异就是‘做信用’还是‘做信息’,前者赚存贷差,后者赚中介费。”欧阳日辉教授通俗地解释了网贷平台转型后的新角色。在金融分工和行业风险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下,行业发展被重新定位:平台把出借方和借贷方撮合到一起,从中收取信息费用,利润也回归到正常空间。而能否完成这从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的惊险一跳,决定了网贷平台的命运。“降低期望值,跟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新模式。”欧阳日辉给身处转型期的网贷平台开出一剂药方。“在政策环境的变化下,很多互联网业务被移交给金融机构负责。比如被下了禁令的校园贷。”
P2P平台出现分化
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24日到今年8月16日,有882家平台退出网贷行业,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657家,占比超七成。
处在严监管下,P2P平台出现分化是必然的。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左俊义指出:“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P2P行业仍在运营的平台数量继续收缩,从去年底的2500家下降到7月份的2000家左右,监管制度的加强正在加速行业的洗牌。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二八现象,前20%的平台可能逐步会占到80%的市场份额。”金融分析师肖磊也表示:“监管的趋严会使得很多本身存在问题又难以解决的企业主动开始收缩,而一些逐步合规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则在增大。”
另一方面,P2P网贷行业的总体规模也出现触顶迹象。“P2P行业月成交量从去年底开始一直稳定在2500亿左右,今年一直没有出现提升。除了监管加强,还有银行加大了消费信贷的投放、P2P利率在下降、更安全的‘宝宝类’理财收益在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行业的总体蛋糕可能就这么大了,剩下的肯定是份额的争抢过程,这个过程中小的、差的公司可能会逐步退出。”左俊义表示。
另外,肖磊认为逐渐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既有监管的影响,也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由于经历了很多风险事件,以及投资者对网贷风险认识的提高,更多投资者开始选择一些收益率并不高、但风险系数比较小的网贷企业。预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不过他也补充说明:“网贷行业本身是一个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互补的信用市场,投资者依然会平衡收益率和风险,整体来说,他们还是偏向于收益率”。
随着网贷监管、互联网整改进入深度洗牌期,网贷平台在合规层面的付出会越来越多。在目前的强监管下,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也是行业自净之路。
用大数据武装网贷风控
目前有征信记录的人只占总人口比例的20%至30%,剩余的70%至80%人口都是没有征信记录的“白户”。如何判断这些人的信用情况是网贷平台面临的重要挑战。对此谢群表示:“大额企业类资产方面主要需要做的是深挖,将相关联的信息用现场尽调的方式进行发掘、关联、解读和辨别。而对于零售类,特别是小额分散类资产,则需要从真实性、道德风险、信用风险等层面来管控。所使用的信息可以来自交叉验证的渠道,特别是针对缺乏信用记录的客户,单纯依赖征信报告无法起到作用。”
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爱钱帮”联合创始人赵静婷说:“风险管理体系由大数据数据模型和人工审核交叉验证组成,降低了人工审核成本,审批效率大大提升。”“马上金融”高级数据决策总监李届悦也表示他们引入了大数据作为补充,最大可能地搜集数据来验证有效性问题。
谢群同样看重数据的作用:“基于海量多源数据的更多判别元素对行业和平台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欺诈风险管理上,大数据对行业有突破性的帮助。通过信贷中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的建立,平台在资产遴选、风险把控上做得更加规模和精准,也能实现更多更好的业务撮合模式。”
网络借贷的模式创新仍然很保守,更多的是把线下借贷模式简单地在线上复制,没有达到通过大数据风控向传统金融无法触达的长尾群体渗透的预期效果。欧阳日辉直言:网贷行业一直在说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实际上真正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平台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