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国内经济 >> 要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 需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http://www.newdu.com 2017/10/9 经济参考报 泱波 参加讨论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不能唯速度,尤其是在转型发展新阶段首要的是经济增长质量,但是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是不行的。我们要在提高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

  ●当前,仍然要把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去低端产能。

  ●推进新阶段的发展,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稳定外资和民间投资。

  ●我国对外开放的“后发优势”已显著减弱,作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被动接受全球治理规则的时代已经过去。“一带一路”是新阶段引领国家发展转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基于对当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入分析基础上得出的重大论断。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深刻把握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尤其需要从经济领域入手,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内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新阶段我们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倍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曾经拥有辉煌历史、近代经历灾难曲折、当代迅速崛起的中国来说,我们进入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仍蒸蒸日上的历史阶段,我们进入了拥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气十足、信心倍增的历史阶段,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中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曾长期雄居世界民族之巅。英国经济史专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中国GDP总量曾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直到1820年还占世界总量的32.9%。但近代中国落伍了。西方一些国家率先开启了人类工业化、现代化大幕,而中国闭关锁国、持续在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上徘徊,最终坠入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虽然奋起反击,但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才迎来了独立和解放的曙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和殖民史,结束了中华民族四分五裂的内乱,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征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自我革新的勇气,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国防工业为新中国奠定了大国根基。仅以经济为例,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GDP年均增长6.65%,人均GDP也翻了3倍。这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工业化基础。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现代化进入了“高速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拥抱世界的强大自信,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勇于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国家治理体制进行自我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改革开放为中国腾飞提供了“双引擎”,中国人民创造了后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奇迹。从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了9%。这期间,GDP翻了204倍、人均GDP翻了142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翻了98和93倍。中国创造出来的连续30多年的发展速度、发展成就,世界其他国家还未曾拥有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依旧“风景这边独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恰逢世界经济陷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5年来,党中央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出勃勃生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尤其是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方式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动能新产业茁壮成长,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四梁八柱性改革框架基本确立,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绿色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

  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曾几何时,“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很有市场。但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才是最终标准。IMF数据显示,1986年中国人均GDP是282美元,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印度为324美元,30年后的2016年,中国人均GDP增长到8113美元,而印度只有1723美元,中国是印度的4.7倍。这期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日本已经徘徊了20多年,美国也以逆全球化自保,一些国家战乱、内乱不断,贫富差距扩大,民粹主义抬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高度自信。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心倍增。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须认真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这一充满辩证法的思想完全切合实际。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亦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生产力水平较低。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3679亿元人民币,人均只有3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城镇化率只有17.9%。根据IMF的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人均GDP是309美元,而以贫穷著称的北部非洲,当时人均GDP则为1551美元,是中国的5倍。而此时,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跑了20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8年后的1986年,日本、美国在GDP总量上分别是中国的6.85倍、15.15倍,人均差距更是达到61和68倍,甚至于世界平均水平都是中国的12倍。我国是在中西方巨大发展差距条件下开始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

  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诸多矛盾。我国改革开放,首先需要补上初级工业化这门课,这是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历史阶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我们打开国门,引进西方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低端产业,利用低廉的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通过要素驱动、规模扩张、引进模仿来实施追赶战略。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升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既有的发展方式遭遇的问题也在持续积累。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而生产方式变革则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很多问题“潜伏”了下来。当我们举目回首38年的伟大历程,我国GDP已经翻了204倍,而变革滞后的发展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经济进入了潜在问题显性化的集中爆发期。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的规模投入来驱动发展,随着经济体量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我国乃至世界的资源拥有量均已承受不起。建立在满足温饱需求、饥不择食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危害生存质量甚至伤及子孙。以少数人先富、能快则快式思维指导下的发展,已经造成区域失衡、城乡失衡、产业失衡、贫富失衡,经济的体系结构亟待重组。我国改革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随着与西方国家发展差距的显著缩小,西方国家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持续减弱,引进模仿、学习模仿、集成模仿的开放模式已难以为继。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根本性变革,正在向更高级的小康迈进,超过2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强势崛起,每年还以2000多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大地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需求革命,而供给端以中低端产能为主的供给局面已严重滞后,推进供给革命、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供求新均衡已迫在眉睫。

  新阶段要牢牢把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如果仍然想着过去的粗放型高速发展,将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是总爆发。因此,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努力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必须始终坚持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他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首要使命。尽管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2016年我国人均GDP也只有8113美元,美国仍是中国的7倍多,日本仍然接近中国的5倍,世界平均水平还高出我国27%。特别是贫困情况,按照标准,我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正是基于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即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2020年要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这个目标,我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长率需要保持在6.5%以上。我们不能唯速度,尤其是在转型发展新阶段首要的是经济增长质量,但是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是不行的。我们要在提高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

  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速度问题根子上是结构问题,表面是需求不足,实质是高质量供给跟不上。必须坚持从供给侧、结构上想办法、找出路,努力实现供求关系在高水平上的平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把创新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市场主体身上,把提高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当前,仍然要把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去低端产能。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新阶段的发展,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积极稳定外资和民间投资。能否按期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兑现我们党庄严的承诺,更主要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通过扶贫来脱贫,并把制度扶贫、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进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大战略抓手,也是检验发展质量的关键。要加快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治理,推动绿色低碳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

  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后发优势”已显著减弱,作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被动接受全球治理规则的时代已经过去。“一带一路”是新阶段引领国家发展转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抓手。要积极完善功能区规划,通过“一带一路”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尤其是加快中西部发展步伐。要加快“一带一路”的公路、铁路、空路、海路、油路、气路、缆路,以及机场、码头和沿线沿路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加快整个流域在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要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本着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让沿线沿路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向沿线沿路国家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要通过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巩固和捍卫国家陆权和海权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统一和伟大复兴创造条件。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我国自身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我们有责任、有能力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要通过“一带一路”释放中国力量,抵御逆全球化的逆流,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正能量。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

Tags: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需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