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区市:一周经济最亮点(2017年9月11日-9月17日)
吉林:中欧班列(长春—汉堡)开行
△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开通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首发活动在长春新区举行。
云南:脱贫攻坚成效卓著
新疆:工业技改增速居全国首位
广西: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846万户
贵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达118个
青海:国庆假期旅游收入达25亿元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布
●日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规划明确了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的规划任务。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全市生态控制区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73%。
上海:60项举措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0月11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共8个部分,提出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专项行动、金融开放合作专项行动、增强互联互通功能专项行动、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行动等,提出了60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江西: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提出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至6.5%;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突破3000亿元。基本构建起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丰富、政策支持有力、基础设施完备、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金融体系。
重庆:自贸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半年来,自贸区内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重庆各部门推出141条配套服务,特别是梳理出台的71条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清单式”服务。半年来,自贸区内新增企业超7800户,占重庆市新增企业总数10.9%,吸引投资额超2100亿元,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河北: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了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河北省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通过资金、政策扶持,全省已经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8万个,带动数万户农民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走上现代农业之路。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45%,良种覆盖率达9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
福建:引入第三方评估生态文明推进效果
●10月11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全面反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福建将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对生态文明试验区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及实施效果开展综合评估,将对生态文明试验区各项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落实情况、产生效果等进行评估。
广东: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
●10月11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提出广州2018年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30万辆以上,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2万辆,建成面向国际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区。
辽宁:沈阳盛京输变电工程开工
●总投资达14.43亿元的500千伏沈阳盛京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不仅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位于市区内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是沈阳电网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电网建设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及重点项目的用电需求。
湖北:“新两园”建设项目启动
●10月11日,武汉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暨“新两园”建设大会召开,总投资2336亿元的132个重大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武汉启动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小微企业园(统称“新两园”)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湖南:3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10月13日,长沙市3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16.4亿元。其中市级项目25个,总投资405.8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89亿元;区级项目12个,总投资110.6亿元,2017年预估投资32.3亿元。
安徽:大数据产业联盟成立
●近日,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在合肥成立。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以汇聚大数据发展资源、全面提升各参与方大数据发展能力和成效为目的,打造安徽大数据咨询服务线上线下互动平台。
四川:以产业扶贫促进精准脱贫
●印发《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工作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贫困地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三产融合、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实现村有骨干产业、户有脱贫门路、人有一技之长。从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实施扶持措施。
陕西: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
●陕西省日前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陕西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黑龙江:部署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0月10日,黑龙江省环保部门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动员会议,对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重点是哈尔滨、大庆、绥化落实“错峰起炉”、排查“作坊式”企业、检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等,改善空气质量。黑龙江省环保部门从全省抽调了5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全省环保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专项行动,采取系列措施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治霾卫蓝”战役。
江苏:开展河湖“三乱”整治行动
●近日,江苏省河长制工作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开展河湖“三乱”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在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排等侵害河湖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危害河湖生态健康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包括围湖造地(田)、擅自围垦河道,将湖滩、湖荡作为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用地等。
河南:推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河南省积极推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鼓励PPP项目投资主体运用金融创新形式对接资本市场。近年来,河南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目前全省PPP项目库入库项目已达1099个,总投资13446亿元,涉及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农业、养老等19个领域;已有222个项目落地实施,总投资3699亿元,PPP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实现高位增长。
山西:6项措施促中小微企业股改
●近日出台《山西省中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工作方案》,今年采取6项工作措施推动中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当年完成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同时还将采取建立拟改制企业后备资源库、组织股改和上市培训、指导推荐中介服务机构、入企调研具体指导帮扶等项措施,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
天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升级
●来自天津市科委的消息,天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升级,众创空间总数已达139家,入驻众创空间创业团队超过5400个,注册初创企业近2500家。除了众创空间外,近年来,天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升级。截至目前,天津市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别达到231个、296个、76个和85个。
内蒙古:建成首个零工市场
●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零工市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劳动用工综合服务市场正式启用。该市场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务工人员等“打零工”者,提供免费快速的求职服务信息等服务。
宁夏:首家国投互联网小贷公司创立
●10月13日,宁夏第一家国有独资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国投(宁夏)互联网小贷公司正式创立,将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对健全和完善宁夏金融体系、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等起到积极效果。
山东:打响“蓝天保卫战”
●近日,山东省发布消息,将采取综合措施,聚焦压减煤炭消费、清洁能源供热、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取缔燃煤小锅炉等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环节,打响“蓝天保卫战”。山东出台了严厉的考核奖惩机制,对工作拖沓、履职不力、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媒体曝光等措施,督促问题整治;对不作为、乱作为,严重失职渎职,导致环境问题久拖不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不力的相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海南:“湾长制”试点方案获批
●10月10日,《海南省海口市“湾长制”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海口市“湾长制”试点将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促进海湾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发展为目标,解决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海湾治理新制度。
浙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实施,将从整体上推动价值链高端化,为修复传统动能补“短板”。作为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样板,诸暨袜业依托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
西藏:发放企业稳岗补贴资金
●10月12日,西藏举行2016年企业稳岗补贴资金发放仪式,共有179家符合申领条件的企业申领到稳岗补贴资金2498.21万元。2015年至2017年间,该项援企稳岗工作为西藏企事业参保单位累计减负18075.21万元,为所有参保职工减负13534.69万元,为企业减负效应明显。
甘肃:“甘青大环线”旅游持续火爆
●甘肃省旅发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甘肃省共接待游客154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3.2%和27%。随着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的相继开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明显增多,“甘青大环线”旅游线路持续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