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阳区市民运动公园,市民参加2017“运动城阳”足球比赛。矫超/摄
如今,在青岛市城阳区,市民出门步行8分钟之内,都能找到一处免费的健身场所。在城区的中心位置,建有城阳区“百姓乐园”,集合了足球场、篮球场、田径跑道、健身路径等设施,一年四季对外免费开放。即便在偏远的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也建起了中心运动场。该运动场处在群山环绕中,不仅建有标准的足球场、网球场供年轻人使用,还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供老年人健身。社区中心主任孙瑞美介绍,这里原为一片荒地,改建成运动场后,每天都有大人、孩子过来踢球、跳舞。
“城阳群众体育开展得好,最大的优势就是体育设施完备。”城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徐立华表示。针对城市建设挤占群众公共健身空间的问题,城阳区从编制体育设施专项规划、财政预算、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完善体育发展保障机制。
例如,在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城阳区坚持“城市规划优先考虑健身场所布局,土地规划优先满足健身场地建设,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健身场地投入”,规定新建商住区达到500亩以上的,必须配建一处带有标准化400米塑胶跑道的综合性健身场所。此外,城阳区还出台《幸福社区建设标准》,规定3000户以上的旧村改造社区、组团开发社区、“村落型”社区,应设置标准化400米塑胶跑道,并配套篮球等球类运动场所、健身器材以及其他活动设施。
截至目前,城阳区195个社区全部建成体育活动中心,建成率达到100%;累计投资9亿元建成400余公里登山路径、37处市民运动公园,全部24小时免费开放;全区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5.7平方米,比国家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2平方米的标准高出近两倍。
体育设施完备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愈发高涨,城阳区借势打造了一批群众体育特色品牌。例如,每年举办一届全区市民运动会,时间跨度长达6个月,参赛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新市民、外国友人等多达8万人次;开展“区长杯”校园系列体育比赛,年参赛人次达20万以上,学生人均拥有3次参赛机会,实现“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赛”;连续4年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开幕式,每年有120余万人次登山健身,被授予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最佳组织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矫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