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2月1日电(柴燕菲 张斌 李俪)“未来五年,浙江要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在今年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浙江省长袁家军述说了这一宏伟目标。
如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所述:现代化浙江,将以大湾区为空间特征,以大花园为普遍形态,以大通道为发展轴线,以大都市区为发展极。现代化蓝图徐徐铺开,浙江找准了发力点,也找准了社会期待的“最大公约数”。
浙江省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们都对此发出了有益声音,既体现着浙江人卯足的干劲,也凝聚着浙江对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期许。
大湾区: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
“我们现在讲湾区,主要是指湾区经济,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海洋经济和都市区经济的融合。”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总规划师徐伟金首先表示。
如徐伟金所说,浙江在大湾区建设中着重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山海协作等。
仅在现代交通体系方面,今年1月19日,该省交通运输厅就公布了浙江打造环杭州湾智慧交通,加快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计划。
据介绍,该高速公路项目将研究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支撑车路协作式自动驾驶,建设新能源供给设施,提高行车的安全水平,将杭绍甬高速公路打造成一条“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智慧高速公路,为未来高速公路建设做出示范,延伸了人们对大湾区的想象空间。
“浙江在大湾区建设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一方面城市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浙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徐伟金介绍,2003年,浙江有关规划提出,培育提升杭州湾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高新化。特别是过去五年,浙江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从“2:3:1”到“3:2:1”的转变,成绩有目共睹。
浙江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常委、浙江中大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小平也对大湾区建设抱有信心。
他说:“杭州湾具有发展高水平湾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要形成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差异化布局和产业分工梯度布局,使核心城市的高端产业与外围区配套产业协同演化。”
大花园: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
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脉相承,浙江把大花园建设摆在显要位置。这既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高度自觉,也是对民众美好生活期许的长远守护。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活在衢州,感觉很幸福。”现在,87岁的衢州市民邵树才吃完晚饭后,总会绕着衢江走一走。
浙江省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说,衢州要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的大花园。
“要确保‘一江清水送下游’。在推进大花园创建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高标准建设大花园。”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长袁家军参加浙江省人代会衢州代表团审议时说。
不仅在衢州,今年浙江还要力争到2022年全省有10000个行政村、1000个小城镇、100个县城和城区成为A级景区。大花园,已成为浙江各地市发展的新目标。
在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拱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才敏看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正是参与大花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大运河是杭州城市的一条绿带,还是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的天然串联线。”吴才敏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大运河的生态保护、科学规划两岸开发、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亮点,使其成为大花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通道:现代化浙江的发展轴线
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中,大通道以发展轴线自居,担当着发展主干道的重任。大通道周边,显然是浙江“四大”建设的主战场。
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为例,其正是浙江在响应国家战略过程中的“明星”。
“我省目前正在筹划,跟迪拜海关及港口集团合作,在义乌建立直通仓。建成后,义乌的商品办理完出关手续,可直接通过迪拜的海关,为商贸往来节省更多时间。”列席浙江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善坤说。
张善坤认为,浙江大通道建设正是地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写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一头是义乌国际陆港,一头是宁波舟山港。通过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实现无缝对接,这非常有意义。”
如其所言,浙江不断建设的大通道,正用亮眼成绩说明其作为轴线的重要作用。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大港,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航线总数增至243条,连接全球600多个港口。
“我很期待大通道,因为它不仅是交通通道,还是信息通道和开放通道。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基础上,等到金甬舟铁路、六横大桥等通车,未来舟山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将进一步实现舟山对标国际的理想。”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常务副市长周伟江说。
大都市区: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极
“大都市区首先是跨行政区的,是一个城市群。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集聚,它们联系紧密,功能互补,是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徐伟金道破了大都市区的内涵所在。
在徐伟金看来,大都市区经济是对于浙江发达的县域经济的升级。大都市区是空间发展的更高级形态,也是必然趋势。
“县域经济从产业结构上面来讲,层次会比较低,产业配套合作以县域为单位。建设大都市区,就是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配置,配置的要求更高,产业层次也会更高。”徐伟金告诉记者,目前,浙江相关的交通、产业等基础都已经基本具备,加上政府的助推、引导,相信各大都市区内的各城市都会有更好发展。
周伟江也认为,大都市区建设,对促进市场效率而言意义重大。他向记者表示,以处于宁波都市区的舟山为例,两地海域相连,通道相接,宁波舟山港也已融为一体。在都市区建设过程中,舟山显然会与宁波分工合作。
“通过合理规划,一些开放的政策诉求等,宁波和舟山可以实现共同提高。随着区域扩大,更优化的市场效率所发挥出的效益会更好。”周伟江说。
又如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正成为大都市区“发展极”效应的真实写照。
“‘城东智造大走廊’在大都市区里面,将很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发改委主任洪庆华说。
洪庆华向记者介绍,“城东智造大走廊”汇聚了士兰集成等信息技术企业,吸引了西子航空、新松机器人等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聚集了长三角研究院生物中心、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工程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
“以杭州高新区为例,这里将突出网络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等)产业的主导方向,重点发展网络基础产业、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成为杭州湾经济区的创新驱动中枢。”洪庆华说。
蓝图正在绘制,浙江蓄势待发。在聚焦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幅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先行区图景,正悄然显现在这方因“弄潮儿”而闻名的土地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