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彭博新闻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称,中国官方正试图通过官方途径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份加息,以便汇率等政策可以做出更好应对,这其中包括计划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向美方提出这一问题。
虽然央行随即予以了否认,但是,从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各种传闻以及美方相关人士的表态来看,6月加息之风似乎一下子又紧了起来,刺激着各国的神经。尤其是新兴市场,面对传闻,更是出现了十分紧张的情绪。
众所周知,自从美国经济出现复苏、美联储加息的出现以后,世界经济就一直遭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困扰,每次加息前后,都会对市场产生极为不利的冲击和影响。此次加息,虽然一拖再拖,但是,带给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影响,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一定程度上,比出台加息政策还要糟糕。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之一,自然也未能幸免。更重要的,近两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应对加息的能力也有所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对美联储加息的敏感度也比以往更强,对加息可能带来的冲击必生担忧。如人民币贬值、资金外流、市场波动等。尤其是眼下,经济刚刚有些止跌企稳的迹象,如果此时美联储出台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经济出现复苏、就业状况改善、消费潜力增强的情况下,加息是必然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其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也是难免的。关键就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能否有效应对,从而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事实也是如此,象德国、英国等国家,特别是德国,不管面对美国出台量化宽松政策还是加息,都从容应对,没有因为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而惊慌失措。原因就在于,经济稳定、就业稳定、市场稳定。而稳定的基础,则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发展稳定,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相反,我国却因为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过度冲击,造成实体经济被边缘化,资本大量撤离实体经济,从而使经济的基础受到极大影响,抗风险的能力大大下降。所以,面对美联储加息,也就或多或少地存在担心和担忧。
现在的问题是,从这些年来美国的所作所为来看,美联储是不会因为别国经济没有步入复苏通道而做出不加息的决策的。正如他们连续出台量化宽松政策一样,加息也是美国经济的必然选项。如此,能否有效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做,看我们能否在发展的思路上做有效调整,看实体经济能否真正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自己不争气,不把重点转向发展实体经济,不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而是继续把目标放在房地产等短期利益的追求上,试图通过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激活经济,那就只能忍受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痛苦,忍受经济出现震荡和波动。
必须注重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虽然决策层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且很多措施都是直指实体经济,如定向降准政、给中小微企业减税、全面推行营改增长等。可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被层层扭曲、层层截留、层层消解了。尤其是货币资金投放,从2008年到现在,广义货币增加了80万亿,可是,实体企业仍然面临十分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其中,信贷资金被大量投放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手中,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政策执行不扭曲,新增资金能够实实在在地流入到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手中,中国经济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什么美联储加息,也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了。偏私民间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现象,说到底,就是这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所以,面对美联储加息传闻,在做好应对和防范工作的同时,如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确保政策措施不在落实中打折扣,可能才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难题不破解,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