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财富时代-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应着眼于全局

http://www.newdu.com 2016/6/1 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姚蒙法国资深媒体人

  随汽车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汽车,中国各大城市近年交通堵塞与空气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而迄今为止的中国城市政策主流却似乎还停留在开拓道路、减少拥堵的层面。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甚至还推动环城快车道建设与将市内主要道路改成行人难以穿越的准快车道,大大增加了居民的行路难问题并减少了商业发展的空间。面对交通越来越拥堵的局面,中国考虑收取拥堵费来应对,这与现时许多发达国家地区治理交通的思路相距甚远。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一下欧洲国家治理交通问题的思路,可给我们不少启迪。

  欧洲城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工业大发展、居民拥有车辆越来越多之时,同样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与空气污染现象。与北美地广人稀情况不同,欧洲城市大都形成于漫漫历史长河,在拥有丰富传统与大量历史建筑的同时,存在着街道狭窄、人口密集、建筑拥挤等特点。汽车时代的发展引起了道路、人口、停车场地等一系列矛盾,同时也开始出现许多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对此,欧洲国家与城市管理当局曾先后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

  从历史阶段来看,欧洲各国一开始为推动汽车工业发展,均倾向于扩展道路、城市内设立不许随便停车的快车道、增加停车位等政策来有利于驾车者的政策。在巴黎等城市甚至考虑过建设市内高架车道这样的“革命性思路”。但随后人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任何方便驾车人进入大城市的措施只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汽车堵塞与空气污染现象,而诸如高架车道、汽车专有快速通行道等措施除了危害城市历史景观、牺牲居民生活质量外,根本无法解决上述问题。于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欧洲各国对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前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开始制定一系列反其道而行之的新政: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先考虑居民、商家的需求,还路于民。具体

  做法是不再扩大车行道、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缩窄车行道扩展人行道,同时减少私家车的停车位,这样就给驾车人制造许多障碍,迫使他们弃车使用公交。

  这样的措施在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城市获得了积极的推广。巴黎市政府最近十几年来对市内道路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扩展人行道、缩窄车行道、减少停车位,这样从客观上方便居民的步行,有利于人们的散步、逛街。巴黎市长甚至认为:这样的措施之后,巴黎一定会出现拥堵,但等到所有驾车人意识到在巴黎驾车是受罪之后,就会放弃一人一辆车来污染巴黎空气的自私做法。届时,巴黎就会减少许多车辆了。据统计,最近几年以来巴黎、罗马的车流量每年在减少,这些措施的效果正越来越明显,正扩展到法国以及西欧许多国家的各级市镇。

  大力改善与增加公交。欧洲各大城市均十分注意公交建设,最近几年以来均大力增加公交线路与频率。伦敦地铁不断更新,巴黎推动地铁新线路的建设,柏林强化公交线路与推出更有利于居民的价格等,均是给市民与外来人口以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公交手段,方便人们的出行。许多西欧城市如巴黎等,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均安装了卫星或其他报时系统,让乘客知道下一班车辆何时到达。欧洲城市的地铁、路面公交每一站的距离不长,方便人们上下、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交站点的密度,使人们避免走长路去搭乘。象巴黎这样人口流动量在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无论蓝领、白领,上下班首选就是地铁。因此,巴黎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是全法国最低的。

  设立有区别的收费制度,这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措施。

  欧洲各国大城市市中心停车位收费普遍很高,这是为阻止人们驾车入城、长期在城内逗留的重要措施。除此之外,在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对载客大巴士要收取进城费,目的为了减少大巴士带来的大排量污染以及投资设置这些巴士需要的大面积停车点。随后,意大利地方当局不断提高大巴士进城费的标准,引起欧洲与世界旅游界的强烈抗议。

  英国伦敦自2003年设立进入伦敦市核心区收费制度,起初是为了减少汽车数量、减少尾气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目前这一措施也是引起人们、特别是周边居民以及市中心商家的不断抗议,他们认为这样的收费制度除了给市政府增加收入外,对减少汽车数量与污染没有什么作用。2011年英国一家健康调查机构的分析调查结果也证明了收费制度没有明显改善伦敦的空气质量。而商家更是抱怨自从设立收费制度后,伦敦市中心商家的营业额降低了50%以上。因此,后来巴黎等其他欧洲大城市对这样的措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同样,对于单双号禁行问题,欧洲市政当局认为除了让人们花钱再去多买一辆车外,并没有实际效果。因此欧洲各大城市均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在一次笔者参加的市政建设讨论会上,巴黎一些著名市政规划专家们指出:车辆拥堵以及污染问题必须放在市政建设全局框架内进行思考。他们认为,一个功能齐全、方便居民、拥有良好生活质量、吸引大量游客的现代城市,应该注意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方便市民出行、散步,同时减少拥堵与污染,因此就应限制私家车辆的过度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公交、提倡使用自行车等措施。特别应该反对车行道过宽、让行人必须爬天桥或钻地下同道才能过街的做法。他们认为,除了市中心停车费可以提高外,任何特殊的收费均与人们的自由通行权相抵触,均不可取,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而中国现在一些城市提出的普遍征用拥堵费做法,被认为更是变相收费、增加驾车人负担外没有什么实际功效的做法。

  二是大力维护一个城市的景观美与历史建筑,因此不能因为发展交通而随意破坏城市的历史格局,在大城市尤其要谨慎对待高架桥一类破坏景观、制造噪音与污染的快车道系统。同时,要规定历史建筑本身与周边建筑及景观的综合保护措施,以免受到重大破坏。

  三是要注意维护与构建密集的商业与生活服务设施网点。每个大型街区都应设有相应的商业网点与学校、医院、电影院剧场、体育设施等,方便居民的生活。这些街区应该设有大型地下停车场,方便驾车者的停车以进行消费与休闲活动。他们对中国有些城市提出划分与建立单一功能的商务区、商业区、文化区等做法极其反对,认为这样凭空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担、又给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

  而构建齐全的商业与生活服务设施,又需要相应的法律保证: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到目前依然实施的商业房产法律,是保护经商者利益、限制房东无限制获取商业利益的有效手段。这一法律在保护商业经营者的同时限制房产主对商业利润的剥夺,因此设立了限制商业房产房租上涨的一系列规定,还确立了商业资产概念,保护商人利益。法国房产主无法如中国房产主那样看见商店生意好就大幅涨房租。而来自于商业经营所产生的利润与商业场所由此形成的升值,按照法律规定就转变为商业资产,只归商业经营者所有。

  四,欧洲国家大城市当局、特别是首都很少会考虑将重要公共实施与政府机构搬出大城市的做法。例如,法国城市规划当局并不赞同将主要公共设施与政府机构等搬出巴黎,因为这些机构显然也是增强巴黎作为首都影响力与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政府部门占有一些重要历史建筑有助于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与维修。同时,巴黎更欢迎世界级大企业总部等重要企业进入巴黎,这样有助于在经济层面与金融领域提高巴黎的国际吸引力。

  从以上整个城市发展全局眼光来看,如何优化交通秩序、方便居民出行、解决交通拥堵就很重要,而只要确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大局,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就很清晰、就会更具有前瞻性。最近中国推出“巴铁”这样的别出心裁的大型公交工具,就引起欧洲媒体的广泛报道,认为是中国人解决交通拥堵最为高明的想法,有专家呼吁欧洲城市可以考虑借鉴。同样,欧洲的经验、教训与思路,也值得我们城市规划当局与交通管理当局的借鉴与思考,由此可让我们少走弯路。

Tags: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应着眼于全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