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几乎成为餐饮、美发、健身等行业的标配。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涉嫌变相融资,甚至卷款跑路。目前预付卡市场缺乏监管,大量商家销售的预付卡处于三无状态,对消费者没有任何保障。对此专家建议,应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制度,可探索信用监管、行业连带担保等制度。(7月4日《人民日报》)
看到此则新闻,不禁让笔者想到了前些日子办理会员卡的老板卷款而逃一事,原来与我有相同经历的倒霉人士大有人在。然而遇到此番遭遇时,恐怕大部分人在直呼“倒霉”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不是“被坑人士”不想“讨个说法”,而是找不到伸张正义的途径,此时不禁要问,当初那些信誓旦旦许下各种诺言的老板们跑哪去了?
预付卡消费本是一个好东西,一方面预付卡比现金消费更加安全方便,消费者也能享受更实惠的价格,另一方面商家可以快速回收资金、吸引客源、绑定客户,本来是一“双赢”的消费方式,却因为商家们涉嫌变相融资、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的现象被打上了“不诚信”的印记。在一团美丽泡沫之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丑陋,此情此景不知是商家们为了“全身而退”的无奈之举还是口中津津乐道的所谓“生财之道”?
预付卡靠的就是商家与消费者的你来我往维系,讲究的就是“信用”二字。然而由于现行法律对预付卡市场规范不严、不细,让违法商家钻了空子。加之执法疲软,消费者维权无门更是纵容了一些商家的胆大妄为,变着花样地挖下陷阱。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在某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眼里,谈“诚信”还有何意义?
正所谓“欲求木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不论买方和卖方,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转,就必须要公平公正、依法行事,每一步都有严格的制度来确保顺利运行,一旦任何一方放弃了“信用”,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恐怕唯此,预付卡才能不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