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日前引用市场研究公司《十个世界最富裕国家》排名中,中国名列第二位,财富规模为17.4万亿美元。美国为48.9万亿美元,排第一位。日本则排在第3位,财富规模为15.1万亿美元。
据悉,这项排名统计的是各国国民的“总体个人财富”,包括房地产、现金、银行存款、事业生意等。也就是说,不管是何种状态,也不管财富中有没有泡沫,以及分布结构如何,只要账面上能够反映,就都被纳入到了个人财富当中,成为衡量国家富裕的标准。
我们说,判断一个国家财富多少,总量确实非常重要。没有总量的提升,就不可能实现财富的增加。但是,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仅有总量也是不够的,还要看人均,看财富是否存在泡沫,看购买力,看财富分布结构。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社会财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个人财富,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财富的增长,是伴随着结构恶化、资产泡沫增多、实际购买力下降而形成的。财富不断地向少数人集聚,房价过快上涨带来资产泡沫越来越大,以及货币资金过度投放引发的居民收入购买力下降,这一切,也使得个人财富的含金量下降。
不可忽视的是,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房地产。正是房地产以超出常规的方式,带动了经济的超常规增长。而且,还带动了相邻产业,如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一并增长。这样的增长,显然也是风险极大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除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之外,对财富分配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财富急速地向少数人集中,且出现了太多的不规范分配行为;另一方面,居民手中的财富,在房价的过快上涨中,出现了名义增长、实际缩水的现象,很多居民的财富都存在着泡沫和水分。如此一来,所谓的“全球第二富”,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打折现象。
所以,对全球最富裕国家的排名,大可不必太当真。按财富总量,中国确实已经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只要与人均、与可能存在的资产泡沫、两极分化相比,这样的富裕,就不能太看重了。
而从目前中国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也已经从重数量、规模、速度逐步向质量、品质、效益转变,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内涵,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重视总量增长与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步。特别对财富分配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更是作为重中之重在抓,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正义的主要着力点。譬如反腐、譬如规范权力行为、譬如打击经济犯罪等等。这也意味着,只有让财富的内在更结实、更实在些,最富裕国家的含金量才会更高。
对中国来说,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财富总量,都已成为全球第二,这个没错,也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但是,最应当关注的,还是百姓的口袋鼓不鼓,百姓是真富还是假富,最底层的百姓生活怎么样。只看财富总量,就会忽视财富结构,忽视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忽视厚重的生活感受。这一点,必须高度关注。只有多数人的感觉好了,财富的含金量也才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