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无疑是本次G20杭州峰会的核心议题,《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成为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全球首份关于投资政策制定的多边纲领性文件。可见,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投资对各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更加突出。
就中国而言,今年以来,投资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其中,国有控股投资91089亿元,增长23.5%;民间投资158797亿元,增长2.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5%。同期,国家发改委批复一系列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近8000亿元。与投资力度相对应,初步核算,我国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这一增速水平与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持平,顶住了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复杂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正是基于投资的这种推动力,7月份和8月份,国家发改委又密集批复1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849亿元。前8个月,发改委已累计批复基建投资项目逾万亿元。
同样基于投资拉动的显著作用,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引发决策层的密切关注,并正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改善局面。
此外,在适时扩大总需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投资在稳增长的同时,还在“补短板”和培育经济新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改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已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提出165项重大工程和项目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这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能源发展工程、水安全工程、扶贫攻坚重点工程、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点工程、民生类工程等,正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布局。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日前发布的《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文指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大“补短板”的力度,努力增加合理有效投资。这表达了对投资“补短板”作用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另外,有关数据显示,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比总体投资增速快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6%。高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两个数据双双实现较快增长,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在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再结合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看,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0.2%,在GDP中占比12.1%,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上半年经济实现6.7%平稳增长的贡献中,除了投资的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加速培育,由投资衍生的补短板和新动力培育作用对稳增长贡献同样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