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对楼市谣言不能止于严惩造谣者

http://www.newdu.com 2016/9/13 中国网 谭浩俊 参加讨论

  据媒体报道,9月8日傍晚,上海警方发布消息,已抓获7名涉嫌恶意编造、传播相关谣言人员。同时,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关闭了5个微信公众号。起因是,8月下旬,有关“9月起上海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信贷政策收紧力度很大”的传言在网上流传,导致上海房地产市场严重震动。不仅如此,还在上海掀起了一波“离婚潮”。

  虽然警方调查的结果是少数房产中介及其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编造了楼市新政谎言,从而造成了居民恐慌,购房“热情”大增,也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震荡。因此,必须对造谣者绳之以法。但是,从事件发生的过程及产生的原因来看,显然,仅仅对造谣者予以严惩还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合肥等部分二线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价上涨现象,导致这些城市的居民十分恐慌,由此带来刚需阶层严重的心理焦虑。相反,开发商、房产中介、投资投机者等则乘势制造市场的紧张气氛,迫使房价进一步上涨,市场情绪也进一步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房价再次过快上涨,地方政府却并没有从源头抓起,对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而是沿用传统的“调控”手段,如收紧房贷、土地限价、限购等。从表面看,重视了,实质并不能让房价“收敛”,反而让市场的恐慌情绪更浓,居民的焦虑更重。因为,总结以往经验,调控过后,必然是新一轮涨价的开始。

  实际情况是,此轮房价上涨,更多的还是“炒作”和“投机”造成的,是对各种不规范行为过于放任带来的。譬如房产中介加入到“首付”行列、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超出业务范围给炒房者放款等。尽管此后有关方面也对其做出了限制,但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却没有依法处理,也没有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等于客观上默认了违法行为的“合法性”。自然,新的违规现象就无可避免了。相反,如果有关方面对已经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法律进行严惩,并对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此后的违规问题就可能会少得多。

  也正是因为市场秩序已经在各种不规范行为中变得极度混乱,房价快速上涨给广大居民带来的焦虑又已经发展到快要崩溃的地步,谣言生存的土壤自然也就相当肥沃,一旦有对市场不利的谣言出现,就会迅速发酵、快速传播、迅速蔓延,使其成为投向市场的“核武器”,让居民的焦虑彻底爆发。想一想,如果不是焦虑到极致,谁愿意拿婚姻开玩笑,谁愿意把离婚作为享受购房优惠政策的条件。

  正因如此,上海警方对编造谣言者采取惩戒措施,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对造谣者个人的处罚,并不足以对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因为,造谣者的行为,决不是个体行为,而有着更深的背景,其所在公司是否也应当承担责任,值得有关方面关注。而一旦触及到公司利益,有关方面是否还顶得住,更值得关注与思考;另一方面,仅仅对造谣者予以严惩,而对此前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炒作行为,却不闻不问,不采取严厉措施,那么,又怎能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和震慑呢?再进一步,对地方政府恶意炒高地价的行为,是否也应当予以约束与处理呢?

  所以,对扰乱楼市秩序的行为,决不能止于严惩造谣者。造谣者一定要严惩,而与造谣等一样能够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样需要严惩。只有多管齐下,堵塞各种漏洞,楼市的秩序才能规范,楼市也才能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Tags:对楼市谣言不能止于严惩造谣者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