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负责人
常玉迪人大重阳实习研究员
2016年10月12日,果阿港,天气晴。
大航海时代以来,这里是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随着时代变迁,果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忙景象,只留下美丽的海滩,还有葡萄牙人当年修造的城堡和教堂。
不过,再过两天,这里就要重新热闹起来。金砖国家(BRICS)峰会及其配套活动将在这里举行。
笔者受邀参加上述活动。晚上,金砖五国的银行家和学者聚餐,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时常碰撞出火花,也时不时调侃因为不了解而闹的笑话。金砖聚会,永恒的共同话题就是比赛飞行了多长时间。笔者的27小时显然输给了飞了地球大半圈的巴西同事。说着说着,尽显时差疲态,餐会不等甜点上完即结束,也是个常态。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国名英文首字母在一起组成了“金砖”(BRICS)。这五个国情、社情、政治制度如此不同、相隔遥远的国家,到底是怎么凑在一起的呢?
“金砖之父”
凯恩斯曾经有一个观点,经济学家拥有丰富想象力,以至于政治家们也会不自知地受到来自于某个经济学家思想的支配。不过,达到这一标准的经济学家少之又少。“金砖国家(BRICS)”可能算得上是其中少有的例子。
高盛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有过很多头衔。不过,他最为人所知的称号,就是“金砖之父”。是他提出了金砖这个概念,又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这个概念从市场投资概念演变成为真正的全球治理集团。
很难想象是怎样的灵感,让2001年的奥尼尔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报告中创造性地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的首字母连在一起拼出“金砖(BRIC)”这个概念。他无疑成为“金砖国家”这个概念的创造者,他认为“金砖国家”在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在此后的几年内,高盛公司又发布了一些针对“金砖国家”的报告,还开立了旗下“金砖四国”基金,进而引发了国际资本市场对这些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热潮。
经济学家的理念与资本市场的力量两相结合,相互助推,使得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金砖四国”确实成为一个热门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金砖从概念到机制
不过,一开始这几年,这几个国家并没有太把自己当成“金砖”,相互之间也没有成规模的互动。直至2006年,“金砖”概念提出五年后,四国才首次举行外长会晤。
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金砖”乘风“起锚”。当西方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寒颤时,金砖四国正如奥尼尔所预想的那样,顶住外部冲击,保持稳定与增长。金砖国家开始意识到自身可以也应该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会晤,这是金砖机制的初创时刻,标志着金砖国家完成了从资本市场概念向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的巴西利亚峰会上,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常态化机制正式确立,由各国轮流举办峰会,商定推动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接受南非的加入申请,形成了今天的金砖五国。
2011年3月的中国三亚,金砖五国首次齐聚。“非洲门户”南非加入,进一步助推金砖国家机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接。三亚峰会详细规划了金砖国家的未来合作,决定加深在金融、智库和工商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尤其是五国开发银行签署了《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稳步扩大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规模,加强重要项目投融资合作,开启了五国在国际金融治理领域实质性合作。
此外,从三亚峰会起,金砖峰会的公报中明显多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全球政治治理的内容。或直言不讳,或外交辞令,金砖国家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政见。
有趣的是,这恰恰令“金砖之父”奥尼尔痛心疾首。奥尼尔第一不满他创设的“金砖”概念被“政治化”,第二尤其不满南非“被加入”金砖国家。
全球治理力量的觉醒
“金砖之父”奥尼尔在创造“金砖”这个概念时,其职务是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他的宗旨也是为客户提供投资机会的分析。因此,将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三个如此不同的国家,与地理上相隔半个地球的巴西“组团”,成为一个投资组合,是奥尼尔的创新。但说到底,“金砖”不过是个投资标的物,并没有看作活生生的全球事务主体。也就是说,这四个国家不过是西方投资人眼里的“砖”,虽然是金色的,但说到底也就是旧体系大厦中的几块砖头。
但是,旧体系大厦在2008年动摇了。这促使这几个国家觉醒:全球治理体系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几个国家能发挥什么作用?金砖国家从被动的“被组团”,开始走向主动抱团。
奥尼尔当初遴选出金砖四国组合的时候,眼光还是很独到的。这四国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共同点:块头大、底子好、有潜力。选巴西而非阿根廷,选印度而非巴基斯坦,这都是很有道理的。更重要的是,四个国家都是走在发展的道路上。
然而,奥尼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没有看到,正因为如此,这几个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与能力都较强。因为从根本上说,制约几个国家发展的根本阻碍,不是国际投行的投资组合,而是全球治理中的不公正、不合理部分。因此,“违背”奥尼尔的个人意愿,将代表非洲大陆的南非纳入,更好的参与全球治理,是具备能力与意愿的金砖国家必然的诉求。因此,时至今日,金砖机制已经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
不过,金砖之路并不平坦。近几年,金砖国家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下行压力。“金砖失色论”很有市场,而且也有印证。那么,怎样看待近几年部分金砖国家的经济困难?其原因是什么,将来如何走向?这将如何影响金砖国家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请看明天的果阿札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