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加快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提出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等规划编制。珠三角打造“湾区”的思路又重新受到关注。
其实,“湾区”概念几年前曾经风行一时。2009年《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湾区发展计划”,特别关注跨界交通合作、跨界地区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协调机制建设。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了《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
早些年,先是南沙提出打造“核心明珠湾区”,2014年又有珠海、深圳提出打造“湾区经济”。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主席王穗明、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等2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国家实施“环珠江口湾区”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打造比肩纽约曼哈顿、东京湾、旧金山湾区的世界一流湾区。
现在,在国家层面提出“湾区”规划,显然有更长远的打算。
珠三角打造“湾区”有几个看点。一是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涉及到珠三角区域规划和发展思路的有几个层面的概念,包括(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环珠三角等。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实际上就是大珠三角,即珠三角9市加上港澳的“9+2”城市群。珠三角湾区离开了港澳就不成其为“湾区”,因此,“9+2”城市群规划如何衔接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比如广、深双龙头的协同发展、深港合作或深港一体化、广深港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定位等,都需要更高层面的规划指引。
二是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政协委员们的提案也是要让“环珠江口湾区”比肩纽约曼哈顿、东京湾、旧金山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显然,“世界级”规划与发展不光是规模标准,更重要的是国际先进标准。据2015年的统计,珠三角湾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亿美元,是旧金山湾区的2倍,接近纽约湾区水平;进出口贸易额约1.5万亿美元,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这里集聚了全球70家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银行,近年港交所和深交所IPO总家数全球第一,总额接近纽约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二位。区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7200万标箱,是世界三大湾区总和的5.5倍。但是,珠三角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治理、营商环境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加上港澳后的珠三角城市群不仅经济总量超过长三角城市群,而且是中国走向世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引擎。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分工。国际上的“湾区”概念既有着重于居住环境、景观价值的,也有港口资源、产业集聚型的。近年来更受关注的是“湾区遇上了高科技”,尤其是旧金山湾区拥有的世界级大学和国家级实验室以及与硅谷的联系。在珠三角湾区,也拥有亚洲一流大学和国家级实验室,也有一些“硅谷”的雏形平台。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仍在发展进程中,一些科技型企业成为世界500强引导着中国式跨国公司的发展方向。在“9+2”城市群中做好分工合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当然,珠三角各个城市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湾区规划,如南沙明珠湾区、深圳湾、前海湾、大鹏湾、珠海唐家湾等都有高科技发展思路。
此外,让港澳地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成熟的法治体制、自由公平的贸易制度、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庞大完备的金融网络、先进的志愿服务等国际先进体制来推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发展,这仍是珠三角城市群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群的优势。不可否认,如果国家更加重视珠三角湾区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