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57亿元,但增速大幅度下滑,同比增长只有3.73%,仅比2015年增加了17亿元。2015年时,全国电影总票房的同比增长数据为48.7%。
2016年初,面对2015年电影市场的高歌猛进,业界曾喊出“票房600亿元”的小目标。然而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圣诞档……一个个黄金档期,均未达到原有预期,业界的期待也从600亿元、500亿元,最后下降到“能增长就行”。
从2003年开始,我国电影票房一直保持着年平均35%的增长率,2003年当年观影人次不过才7230万人,票房冠军《手机》不过才5000多万元,不及如今当红影片一日的票房收入。飞速扩张的电影产业,让业界一度认为“拍什么都有人看”。于是,其它行业的企业也争相跨界玩电影,生怕没有搭上这列飞奔的火车。
这样的结果,就是电影有了明星脸蛋,有了大投入大制作,却少了精彩故事,少了应有的温情。
事实上,2003年后开启的电影产业黄金期,很大程度是对之前十年低谷期的“补涨”。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我国每年电影观影人次都在百亿人次以上,这一数字在今天看来,依然算得上“天文数字”。当然,这样的天文数字与当时的放映机制和统计方式也有关系。
从低谷期到黄金期,国人经历了从“单位放电影”到“自己看电影”的转变。而随着院线投入的增加,以及电影产业整体的发展,电影消费体验不断优化。电影院不再是孤零零的放映厅,而是地处周边遍布餐饮娱乐设施的购物中心之中,影片放映的音响画面效果也大为提升,3D、IMAX等技术手段得以实现。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昔日几十元一张尚觉昂贵的电影票,如今已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而购票体验也不再是排大队,而是手机轻轻一点。
换言之,电影产业在过去十几年的飞速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外部环境变化,而非自身竞争力增加。这样的外部环境变化,也拓展了电影的社交功能,青年男女约会,朋友之间聚会,使得电影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
但是,这样的外部环境红利一旦被消耗殆尽,而电影自身质量并未提升,出现瓶颈期就不奇怪了。目前,中国银幕总数已达41179块,排名世界第一,外部环境提升潜力已不多,要突破瓶颈期,必须从影片本身质量入手。
去年,位居国内票房榜首的《美人鱼》,票房高达33.93亿元,折合美元位列世界第十二。但是,其在海外市场的票房,仅占全球总票房的0.6%。
通常而言,海外市场占全球票房三成是业内常态,去年全球票房前三甲的《美国队长3》、《海底总动员2 多莉去哪儿》和《疯狂动物城》,海外票房占比分别为35.4%、47.3%、33.3%。与《美人鱼》排名相近的第11名《奇异博士》和第13名《X战警 天启》,占比分别为34.9%和28.6%。
国内市场热,海外市场冷,不只出现在一部影片上。去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8.25亿元,不及《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三部进口片在国内赚取的42.52亿元。这一现象,恰恰正暴露了国产电影在内容竞争力上的短板。
更为关键的是,国内电影厂商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本行业内。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加,电影的娱乐和社交功能,正在被其它娱乐方式替代。仅2015年一年,北京一地就有营业性演出24238场,看话剧还是看电影,对于青年消费者而言已经成了一道选择题。
2016年,我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仅为13.72亿,相比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一数字并不算多。也就是说,我国电影产业依然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只不过这一轮激发潜力,不能仅从影院建设入手,更要从影片本身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