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振兴东北的关键还是调结构、转方式

http://www.newdu.com 2017/3/15 光明网 光明网评… 参加讨论

  光明网评论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积累的问题,也有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怎样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来,怎样适应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朱之鑫披露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去年全国政协专题协商的重点议题之一,围绕这个主题,由三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100多名委员和有关方面的同志参加,深入东北三省的22个地市考察了87家企业,先后召开了57场座谈会,最终形成了23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坎。为了迈过这道坎,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促进措施。去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推进东北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其中涉及到国家将在东北投入1.6万亿元人民币资金。接下来的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其中列出14条关键措施,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

  14年前开始提出东北振兴,如今已经走过了第三个以5年为期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征程。如果说2003年提出东北振兴的重点是突破紧迫性问题,主要解决社会矛盾和生存问题;那么,后续提出的东北振兴则是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更深层次的振兴,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调结构、转方式。调结构,就是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转方式,就是深化行政、经济改革,转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

  去年底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将行政体制改革列为14条措施中的第一条,这样的位序安排并非没有深意。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经过14年的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东北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东北振兴所面临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显然,不解决政府治理方式与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不匹配的问题,不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命令方式的管理手段,就迈不过东北振兴的这道坎。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也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计划通过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干部建立互派,相互挂职和定点培训的方式,使人的思想理念转变,包括发展理念,包括思路,包括一些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以“改变东北官员的作风”。国家发改委此举,旨在让东北官员在互派、相互挂职和定点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和东部地区对标,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改进相关工作”,通过改变官员的观念、思路、方法和作风来改变东北的市场环境。

  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经济手段、政策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来管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尽可能少用行政手段,这是东北振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正如朱之鑫在评论东北三省都已把破坏营商环境纳入纪委监督范围时所说,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去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个公平市场环境是透明的、清廉的,各类市场主体都可以进入,这样,无论是内资、外资、民营、国有都是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竞争。

  

Tags:振兴东北的关键还是调结构、转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