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公司治理‘形似而神非’的问题依然突出,今后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日再次对上市公司治理“形似而神非”的问题明确了监管态度。“在这方面下大功夫”意味着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治理,不光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更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我国的公司治理是在借鉴国外特别是英美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在公司治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完善和谐的公司治理体系,在模仿的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不免“形似而神非”。虽然从治理结构看,从董事会、监事会到股东大会全部齐备,各项规章制度也一应俱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那些制度安排却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国美控制权之争”引发对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思考,到“万科股权争夺战”推动外部治理能力、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A股上市公司治理呈现出治理事件推动治理完善和深化改革的大趋势,这也为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刘士余在多个场合讲话都提及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在去年9月份召开的上市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他指出,中国是G20/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倡导国和支持国,要抓紧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努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
他同时强调,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既要立足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又要对接国际新的原则与标准,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来解决“形似而神非”的问题。要紧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全面这个“牛鼻子”。全面加强对上市公司董、监、高三个层面人员的持续动态培训。
据了解,目前,证监会已正式启动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工作。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治理决定着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活力与价值。要推动上市公司治理,除了紧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全面这个“牛鼻子”之外,上市公司自身也要多下功夫,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自我道德约束机制,自觉主动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进程。
此外,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必须做好一件事,就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一种制衡关系,而制衡关系的核心就是董事会。加强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功能与责任,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