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或许是落后的,员工却是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资源,关键是如何激活劳动力资源,实现有效合理配置
人往哪里去,这是去产能过程中最牵挂人心的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去年,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共安置人员72.6万人,还有应安置而未安置的约10万人正急着寻找岗位。今年任务一点不见轻松,钢铁、煤炭之外,又增加了煤电行业,预计近百万员工需要安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春以来,“招工难”继续蔓延,不仅东部沿海地区喊“缺工”、以“机器换人”来应对,中西部的河南、四川等地的企业也在为用工发愁。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求人倍率1.13,市场招聘需求高于求职需求,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尤为旺盛。
“如果富余出来的劳动力正好能补上招工难企业的不足,该有多好!”有人感叹。最近,东北与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市,就着手展开这样的尝试。一方摸底求职需求,了解去产能过程中哪些劳动者急需岗位、哪些劳动者有转移就业意愿;另一方搭建平台,结合用工企业和去产能富余人员的各自诉求,筛选岗位信息,进行对接。跨地区劳务协作,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去产能人员安置压力,仍有待观察。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企业和相关部门,“去产能”和“招工难”,不妨以“一盘棋”的眼光去布局、应对。
产业转型升级,从业者难免同步受到影响。转型升级会带来新的岗位,但劳动力从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的转换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其间必然伴随着结构性失业的加剧,伴随着失业的阵痛。只盯着去产能这一头琢磨安置,难度不小,特别是当前去产能任务重的企业往往集中在产业单一的区域,安置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窄。换个角度看,产能或许是落后的,员工却是劳动力市场不可缺少的资源,关键是如何激活劳动力资源,实现有效合理的配置。
那些在钢铁、煤炭、煤电行业从业多年的老员工,其中不少有技能、只是这些技能不太契合新的产业,有就业的迫切愿望、只是不知道哪里有岗位。激活去产能过程中的劳动力资源,就要在改善劳动力供给、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多做文章。如何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让老产业的熟练工尽快适应新产业的岗位规程,如何运用好大数据,让供需无缝对接,应成为安置去产能人员的必修课。
跨区域劳务对接,操作起来不容易。员工是否愿意远离家乡谋职?家人和子女怎么办?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国企的老员工,能迅速适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吗?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否构成“激活”的障碍主要看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否不怕麻烦、把工作做细。以率先尝试的东北地区和天津等省市为例,在提供靠谱岗位的同时,还给予了跨区域流动的交通补贴,衔接好社保,明确在异地就业后家人享有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给不少原本犹豫不定的待安置人员吃了定心丸。
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完成时。这一轮去产能任务结束后,还可能有其他产业进行调整。相应地,任何一位劳动者在其约40年的从业生涯中,都可能经历所在行业产业的兴衰起落。产业升级过程中同步推进技术升级、人才升级,才不会让劳动力资源困在某个产业中,而是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