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金融改革助力“去产能”

http://www.newdu.com 2017/5/9 光明日报 韩玉姝 张… 参加讨论

  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既受到全球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也是国内产业发展中各类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和增幅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过剩产能和过度负债同时出现与企业过度投资紧密相关,而过度投资的源头则是较低的融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完成我国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特别是“去产能”任务,应在充分利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同时,务必重视金融因素和金融政策的实施,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处理好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总体来看,金融助力“去产能”应把握三项原则。第一,坚持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金融对企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同时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实现绿色发展;第二,坚持差异化原则,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路径,对过剩产能行业进行细分,区别对待不同企业,分类施策,优化信贷结构,遏制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第三,坚持风险控制原则,金融部门要将支持“去产能”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结合,及时消化处置风险包袱,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革新。具体说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斯蒂格利茨等学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度控制存贷款利率、限制银行业竞争等方式,激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最终实现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过去一段时期,由于存贷款利率相对固定,商业银行倾向于将资金投向融资规模较大、风险较低的大中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融资方式因为有利于产能过剩企业长期获得低成本贷款而进行过度投资,从而加剧了过剩产能的形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发展,信贷资源逐渐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传统产业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转移,从而不断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是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

  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的市场结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根本之策。从微观层面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化解产能过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相对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更高,企业的决策如果缺乏盈利前景,投资者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从而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降低产能过剩形成的可能性;再者,发展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行业利用技术改造增加优质产能,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治本之策。新兴产业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难以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而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为新兴产业和资本提供风险共担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最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兼并重组是“去产能”的一项重要方式,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可以满足产能过剩企业降低债务杠杆的需求,降低企业产能调整和重组的难度,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鼓励银行业践行绿色信贷标准,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一些行业的“两高一剩”生产模式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不仅降低了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也给金融部门带来了法律风险、信用违约风险以及处置争议项目的环境信誉风险,严重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了降低产能过剩企业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践行我国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在借贷决策中加入衡量生态因素的标准,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符合技术升级要求、碳排放约束和绿色标准的领域,间接淘汰高污染的产能过剩企业。

  加强对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和退出的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应利用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形成政策合力,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项目类别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推动过剩产业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对于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及违规新增过剩产能项目,应停止信贷投放;对于符合条件的产能过剩企业和主动去产能的困难企业,应鼓励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贷款重组和支持其开展并购重组;对于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不达标产能、落后产能、整体退出产能的企业,应通过债务和解、破产清算等方式,妥善处置企业债务,维护金融债权安全。在债务重组方式上,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采取成立债权人委员会、资产证券化、债转股、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模式处置不良资产。同时,监管部门应组织各类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依法打击、遏制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积极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导致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在盈利能力弱化和再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高债务杠杆率放大了产能过剩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可能通过上下游企业和借款银行进一步向金融体系传导,最终可能演变成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关停和兼并重组企业的部分工人面临下岗、转岗问题,急需加大政策支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研究和细分,健全和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提高风险定价水平,有针对性地完善风险防控体系。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化解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时暴露的金融风险,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支持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转让,加强疏导,稳妥有序处置风险。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吸纳分流人员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有创业需求的过剩产能行业分流人员提供贷款等金融支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降低化解产能过剩所产生的社会风险。

  (作者:韩玉姝、张春华、李栋,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省银监局)

Tags:金融改革助力“去产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