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近日报道,在未来的武汉长江主轴上,将崛起39栋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其中高438米的武汉中心大厦已经建成,高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已“长高”到439米。这一消息引发网上热议,许多人对武汉的发展报以乐观期待,但也有人对以高楼林立为标志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疑虑。
有一种声音从现实弊端出发,指出摩天大楼诸如造价高、能耗大、光污染、救援应对困难等缺点,甚至把城市依“位阶”分序排列,认为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其他城市建高楼是盲目跟风。
应当说,摩天大楼兴起于美国,风靡于美洲,其最大特点是占地少、容积率高,解决了大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目前中国尚处于城市化进程中期,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出,多建摩天大楼完全是“因地制宜”。
正因为摩天大楼是中国大城市某种意义上的“刚需”,如果有人要在国内任何城市建摩天大楼,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建不建摩天大楼,宁有种乎?建一座摩天大楼投资巨大,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件可以拍脑袋的事,投资者会花钱进行严谨的商业可行性论证。决定建,资本必有其建的理由。从资本的这种动向,本身也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商业前景和投资前景。
城市在区域、国家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商业价值,虽然有着某种历史惯性,但终究是一个变量,风物长宜放眼量。几年前武汉决定建设地铁时,国内质疑的声音很大,一些人声称二、三线城市不应当建地铁。但现在看来,国家已经开始三线城市的地铁规划。以发展的眼光看,城市可能由二、三线变一线,建地铁没什么不适合,建摩天大楼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一座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的投资建设,本身就是推动城市发展。建筑及其功能并不是被动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可以塑造城市的格局、品位与地位,进而重塑市场需求。迪拜原是一座不起眼的中东城市,近二三十年陆续建成哈利法塔、帆船酒店、珠美拉棕榈岛、迪拜网络城等一批新潮建筑与设施,现在迪拜已成为一座世界级城市。建筑的高度、风格及功能,对迪拜崛起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的经济与城市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生产要素,而且需要创新能力、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迪拜。国内城市建摩天大楼,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如何以之撬动城市发展,这才是需要我们多动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