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共享”理念与中国对现代性概念的重建

http://www.newdu.com 2017/7/20 中国网 王纵横 参加讨论

  王纵横中央党校哲学部助理研究员

  “一带一路”是一项世纪工程,是中国主动性地构建全新国际治理体系的第一步。无论是亲、诚、惠、容的新外交理念,还是全面、共同、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或是创设亚投行与丝路基金,都渗透出一种凝聚着浓厚中国韵味的观念体系。这种强调以和为贵、休戚与共、唇亡齿寒为理念的未来图景,描述着一种多个命运主体相互纠缠的综合形态,我们把它称为“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寻回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世界性维度。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倡议:“全世界无产者们,联合起来!”在共产主义的原初发展图景中,它本就具有世界性维度,而后的共产国际、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等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然而在后来的一段时期,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些战略失误,这个世界性的内涵逐渐遗失。而今,中国的崛起,“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构建,重新找回了共产主义这一历史概念的世界性维度,力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无尽生命力。既然“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属于世界性概念,那么如何向世界传递它的意义?目前,通过对外译文的途径是最直接的方案。一般而言,我们对“命运共同体”的译文有两种:一种是直译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联合国文件采用),一种是意译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shared destiny(对外公报中采用)。尽管翻译不能完全达意,但至少清晰的表明了一个要点——“共享”是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共享”的内涵贯穿“一带一路”合作战略的始终。这里不仅指资源共享、文化共享、成果共享,还包括机遇共享、愿景共享、价值共享。在经济上它表现为收益的共赢,在文化上表现为交流与共融,在政治上表现为战略上的共商,社会上表现为发展的共建等等。“共享”是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统一起来的最高理念。可以说,“共享”是这场命运交响曲的主旋律。

  “共享”理念从全人类的高度上建构了一个终极价值,亦即最高目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其实已经摆脱了陈旧的“全球化”“现代性”等概念的制约,拓展了属于自己的理论途径,因而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里程碑。 那么,“共享”何以有如此深刻的维度担负这样一种理论意义?“全球化”虽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但它严格来说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在任何领域,只要是主体之间的联系超越了单个政治国家的范畴,并逐渐发展到多个国家彼此互动的程度,都可以被称为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全世界各国利益的共赢么?不完全是。西方国家通过全球化获得世界性市场,最终目的还是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存在一个讽刺,“全球化”的目的从来不是“全球”的。相比而言,中国强调“共享”,才真正具有全球性的价值。这也正是“共享”是拓展全球化外延的根据。从这个角度看,西方所谓的“全球化”显然不是一种价值建构,充其量是一种利益手段,因而其“全球化”的价值缺位问题也是饱受诟病。那么,这种价值缺位由谁来负责呢?这就需要引出另一个概念——现代性。一般研究认为,“现代性”的内核是“理性与秩序”,这两个原则集中体现在经济学中,以此影响着人类历史。然而,诞生于启蒙伊始的古典经济学默认了这样一个前提——理性人的最高目的是利己,秩序是维护这个目的手段。以此建立起来的现代政治、市场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形态主导了后续的人类历史,孕育了资本主义,孕育了全球化,也要为全球化的价值遗失负责。

  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系中,“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彻底纠正了由西方世界主导的价值诉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道路值得全世界尊重与赞誉。回顾历史,中国在一段时期、一定意义上缺席了对“现代”与“现代性”概念的建构,它们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世界的概念。在“现代”概念的生成史中,中国是作为“古代”概念被抛弃的。即便到了20世纪,中国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中汲取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但马克思主义也是以批判西方世界的价值前提为基础的。所以说,一直以来,中国始终作为西方世界的“他者”而存在。幸运的是,恰恰由于从未染指建立于西方价值体系的“现代性”概念,中国却因此具有了颠覆这一概念的资格与零成本。作为西方世界的“他者”,从最早的“古老、落后”,到后来的“否定、异端”,再到现在的“强大、值得尊重”,中国道路证明了,所谓“现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西方模式并非绝对标准。中国把“现代”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概念,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现代性”。中国不仅从未切近西方“现代性”背后的价值诉求,反而不断地在挑战“现代性”的权威,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用“共享”的价值理念彻底颠覆了“利己”的现代性价值基础,从而建构了一个“全新的全球化”图景。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点评:

  西方所谓的现代性之哲学基础是“主客二分”,当今中国完全有资格来重建当今世界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性,其哲学基础就是“共享”。在中国,就是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房子理念;在国际,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的来讲就是要共商、共建、共享。

Tags:“共享”理念与中国对现代性概念的重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