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重在精准

http://www.newdu.com 2017/9/10 中国网 谢伟锋 参加讨论

  上物联网,能操作无人机,还懂管理……这是《人民日报》报道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村民陈龙的日常写实。陈龙是郯城县农大家庭农场的法定代表人,一家三口全是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他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经营土地200多亩,托管土地1600亩,给乡亲们提供育苗、打药等优惠服务。陈龙带着家人一起种田,农场收入30多万元。

  陈龙是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员,而新型职业农民这个关键词,日后无疑将成为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就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现在看,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已不仅仅体现在愿景上,就在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

  和全日制的人才教育方式不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培育”,是为培训和教育,它更多地着眼于在广袤土地上“即插即用”的对接冲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农民参与到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越发细化,对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诉求大于以往任何时候。在经过人生数次淘洗后,那些把根留在农村并渴望干出事业的农民而言,越发明白“术业有专攻”的现实语境,以及比较优势的长期显现。因此,对于职业农民的“传道受业”,要考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要落在“精准”二字上。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的要义,在于对资源和效果的最大化集成。长时间以来,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在内的第一产业,依靠的是人口红利汇聚出来的体量。在没有精确分工的背景下,农业生产很容易扎堆。多年来“姜你军”“蒜你狠”等老梗,到现在还会以其他的形式再现,这里的窠臼,在于部分农民还是处于对外界事物缺乏跟进了解的状况。而反观新型职业农民,其出发点之一,是在培育的源头之上,突破产业的雷同性,力求打造出“人无我有”的差异化产业。

  产业指导或是入门解惑,都可以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种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咨询类服务的供给,依然不脱高质量培育的范畴。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农民精准培育,不全部都是破解“谁来种地”这个最大追问,有的时候,则是以为种地者服务的形象出现。在《人民日报》对新型职业农民陈龙的报道中,笔者发现,陈龙通过培训获得无人机操作证,承担全县农作物无人机飞防工作。这种旨在让对方掌握核心技术的精准培育方式,恰恰是让新型职业农民感到解渴的知识输出。

  无人机飞防工作主要是给田间洒药,这是目前对人力洒药较为成功的替换方案。但因为无人机毕竟是一个在空域上存在限制的物件,在县域这个级别而言,一定是有一个数量上的天花板。因此,对于操作员的培训,显然就会更加突出“出人才精品”的精准意味。这种倾向于农业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倒不是搞几个掐尖式的职业农民,而是力推那些掌握了先进器械操作的新型职业农民,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带动农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不能理解为单一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是要看到它以点带面,继而辐射到全领域的农业生产中去的初心。毕竟,新型职业农民是对农业复合型人才的称谓,发展到现在,众人就应该有“学而优则农”的概念改变。在曾经的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观念中,农民身份很难和光鲜、体面能有所钩挂,究其原因,除了农民收入、劳作环境等弱势因素之外,对于农民教育养成的客观缺陷,尤其是在细分领域的精准培育,更有历史的欠账。而这次,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基层执行,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都有“猛推一掌”的功力和抓手。而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语境,以及对粮食安全的极高权重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必然是未来的蓝海群体。

Tags: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重在精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