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了手机上的“街机斗地主”图标,发现自己被扣了10元钱,因认为移动北京公司属于乱收费,法学教授何先生将该公司告上法院,要求退还10元钱及立案产生的相关费用等共计55元。移动北京公司辩称,这笔费用是根据与斯凯网络公司协议的代收行为,移动北京公司并不存在多收费用的问题,何先生也没有证据证明移动北京公司多扣话费。(9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很显然,何先生点到了游戏公司的收费软件,移动公司是以代扣话费的形式,帮助游戏公司收费。虽然这是移动公司与游戏公司之间的合作,但因涉及到用户的经济利益,应依法提前告知,并经过用户同意、点击确认之后,才能扣费。而在该案里,何先生并未接收到收费提示信息,就被移动公司扣掉10元钱,显然是有违相关规定的做法,北京移动公司应退还何先生被扣掉的10元钱,并向其道歉。
目前,手机游戏公司与运营商合作收费模式非常普遍,主要是利用运营商的通道,可以直接拿用户的话费抵扣,这种模式确实很方便快捷,一度被称为运营商的创新服务。但是,用户的话费一般是按月结算账单,代扣费又往往不显示游戏费,而是以短信息费、服务费等名义扣除,用户不容易察觉到。近年来,频频曝光的“熊孩子”玩游戏“天价花费”事件,其中就有因手机代扣程序过于简单,导致小孩子都能轻易操作,家长却被蒙在鼓里。
手游公司的推广服务,又大多由第三方代理公司负责,如此就存在可乘之机,部分推广公司利用代扣话费的程序漏洞,发送诱导链接,未经过用户授权或同意,就擅自代扣话费,实则属于侵权行为。
而且,由于话费账单结算存在周期,还给游戏推广商和“羊毛党”创造机会。部分人购买后付费手机卡,透支运营商的话费购买游戏币、QQ钻石等牟利,形成所谓的爆卡产业链,造成三大运营商话费坏账高企,近几年坏账准备均维持在百亿以上。
可见,运营商替游戏公司代扣话费的收费模式,存在很大的程序漏洞和坏账率,给用户和运营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尽快修改代扣费模式,完善提示告知流程,让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被扣费的原因所在,并反复确认用户是否清楚认知和同意,再去完成扣费手续,以避免用户不知情,或者被游戏公司、代理公司钻空子。同时,运营商也要加强后付费卡的管理,将消费额度降低,以控制爆卡风险,防范“羊毛党”借机牟利。
代扣话费本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移动支付,可以拓展运营商的消费渠道,打通运营商与消费市场,扩大经营范围,连接更多商家,形成利润增长点。但是,因代扣话费模式存在的爆卡漏洞,以及合作商家的不规范行为,令代扣话费沦为部分人的非法牟利工具,损害到运营商信誉和用户权益,拖累运营商错过了移动支付产业的最佳发展期,实则太过可惜。运营商应以此为鉴,对于创新业务要慎重推动,并及时根据市场反馈信息,进行快速迭代升级,弥补相关漏洞,避免给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