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行政管理改革 杨晶 参加讨论

  杨     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都是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下大力气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新动能,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全面准确看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性重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日趋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明确写入党章,中央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6个专项小组中,就有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在深改组总计38次会议审议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项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直接相关。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标志着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在生态文明理念方面,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提出发展和保护相统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坚持绿色惠民。在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方面,强调要转变先污染后治理、重末端轻源头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明显增强,企业依法排污治污、保护环境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全社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氛围日渐浓厚,人人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相关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总量管理、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体系、绩效考核等8个方面做出顶层设计。同时,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在完善机制方面,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推进“多规合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等试点,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启动“河长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台了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稳步推进。提出了绿色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国有16个省份开展生态省建设。在落实责任方面,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改革试点,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职责明确、追责严格的责任制度链条。在环保督察方面,出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有序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中央环保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2016年对16个省份6000多人进行了问责,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在法律保障方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法律完成制定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初显成效,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经过5年来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有的得到初步扭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累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煤电机组约1500万千瓦,完成5亿千瓦煤电机组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占全国煤电装机容量的54%。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过去3年累计淘汰1620多万辆。经过努力,201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与2013年相比,PM2.5平均浓度京津冀地区下降33.3%、长三角下降31.3%、珠三角下降31.9%。坚持不懈治理水污染。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国2100个黑臭水体已开工整治1770个。2016年,全国酸雨面积已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30%左右下降到7.2%。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1-3类水质比例不断增加,劣5类水质比例不断减少。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同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亿多人口直接受益。

  自然生态发生积极变化。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落实,12个省份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稳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各类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建成2750处自然保护区,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年来,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保持增长,森林覆盖率由21世纪初的16.6%上升到22%左右;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现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至2015年,全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从2016年到2017年7月,全国又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4.18亿吨。同时,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已经成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绿色消费持续壮大,大家电节能产品总体市场占有率高达52%。与5年前相比,2016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6.9%,能耗降低20.9%、用水量下降30%以上。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积极变化,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62%,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到59.8%;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比接近2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解决自身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在经过艰难博弈后终于诞生,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里程碑文件。习近平主席专程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提出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方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评价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上做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我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与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约束趋紧,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风险高,不少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或接近上限,一些区域严重雾霾天气频发,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把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蓝图已经绘就,路线图、时间表已经明确,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国国土空间多样、陆海兼备,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一。如何前瞻性地谋划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上百万亿元GDP在国土空间的分布,并与有限的水资源、耕地以及其他资源相协调,把该开发的区域高效集约地开发好,从源头上堵住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恢复的口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好各类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镇是国土空间的重要形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虽然只占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五左右,却承载了全国近60%的人口和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污染物的主体空间,因此必须实现绿色发展。要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同时,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县域村庄规划,治理农村和农业污染。

  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独立性。随着陆地空间资源的减少和土地红线制度的实施,部分沿海地区过度向海洋要土地、要空间、要资源,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自然岸线保有率已不足40%。当前最紧要的是突出陆海统筹,实施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强化自然岸线保护管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造成的。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还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着力建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我国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利用水平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较高,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5%,但每年消耗的能源占全球1/5以上,消耗的钢铁占到近一半。要严格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安全等标准,扎实推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整治散乱污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改造。

  节能环保产业是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既能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能创造产值,以更小的成本取得更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我国有世界最大的节能环保市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016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5.3万亿元,涌现出70余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要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使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三是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人民群众期盼有更优美的环境,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土地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继续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减少排污总量,守住环境门槛,使污染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在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局部恶化。特别是北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有关研究认为,今后几年超大范围、超高浓度、超长时间、超多影响人口的“四超”雾霾污染仍可能继续。要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深化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对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开展集中攻关,逐步减少和消除重污染天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仅存在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而且污染型缺水问题也很严重,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须提升,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流域水体污染依然较重。要继续加强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流域、海域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

  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多。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强化风险管控措施,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

  四是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目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生态空间不断被蚕食侵占,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近20%,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1/3以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减少28%。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系统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特别是实施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总体上看,我国工农产品提供能力迅速增强,生态产品提供能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要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自然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施好国土绿化、荒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900多种脊椎动物、3700多种高等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要继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积累更多生态财富,严防并治理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丧失。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保护和修复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发展绿色产业等途径,实现稳定脱贫。

  五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背后,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水资源产出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2%。要把节约资源作为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是产业和能源结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推进节能减排,就抓住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也就把握了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需要重点抓好两个问题

  第一,完善机制。重点是在约束、激励和问责机制上下功夫,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效长效机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一是强化标准和生态红线的硬约束。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依法管理环境事务、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环保执法的基准和标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标准发挥着“判定依据、行为规范、技术工具”的基础性作用,对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至关重要。比如在雾霾治理上,国际经验表明,制定科学合理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美国于1987年和1997年先后制定了PM10和PM2.5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推动美国大气环境改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标准,实施能效和环保“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鼓励各地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准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2017年年初,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内涵及管理的严格程度,还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地方即使划定了生态红线,也不严格遵守。调查发现,全国近3成的自然保护区正在遭受破坏。要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制定了法规标准、划定了生态红线,就要严格执行。要强化执法监督,在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在线监控、建立黑名单、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惩罚力度,对踩红线、闯雷区、突破监管制度的责任主体严格追责,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经济政策激励效应,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像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已经广泛建立和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这方面,近年来我国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些地方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有了积极成效。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成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深改组第3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要抓好贯彻落实,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在纵向上,要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横向上,建立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经济政策包括价格、财税、金融等调节手段,可以将自然资源的价格扭曲、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化到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中,调动各方面节约资源、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价格政策要发挥好“信号灯”作用,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落实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财政政策要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放大作用,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加大投入。税收政策要进一步梳理完善,该加大优惠力度的要加大力度,该调整的要调整。当前,还要做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有助于解决排污费征收标准低、执法刚性不严、存在行政干预等问题。绿色金融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手段,可以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成长潜力巨大,要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构建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四权”交易市场,是激励节能减排降碳的一项市场化机制安排。需要排放指标的地区和企业可以到市场上购买,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有多余排放指标的地区和企业可以到市场上去出售,获得收入,这也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内蒙古等7省区水权交易流转和水权制度建设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天津等11个省区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正在推进,北京等7个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扩大交易范围。同时,要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着力加强绩效考核和督察问责。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与经济系统不同的特点,外部性很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履行职责,更好发挥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强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有关研究表明,2014年因环境退化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但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所占比重偏低,一些部门和地方单纯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同时,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督察问责,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谁破坏了生态环境,谁在环保数据方面造假,就要拿谁是问。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严肃追责。前不久,中办、国办通报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处理情况,严肃问责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这是一个典型案例,表明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把生态环保的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责无旁贷;在生态环保问题上,任何地方和部门都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第二,形成合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每个地区、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共治格局,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对地方和部门来说,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落实和实践“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二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阐述,“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看,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地方“你追我赶”迸发出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些年,很多地方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有的地方大力推进美丽省份、美好生活的“两美”建设,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取得很大成绩。有的地方以休闲旅游撬动“绿色产业”,以特色农业鼓起“绿色钱袋”,以循环低碳打造“绿色园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路子。

  各地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干,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中积极实践,力争取得更大成绩。要及时总结地方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要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人受益,也要人人参与。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要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合力攻坚,坚持不懈、务实求效,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杨晶2017年9月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Tags: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