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开始试点
新闻回放:12月7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并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启动后,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注册证,然后委托给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从而实现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松绑”。
点评:过去,我国医疗器械的注册与生产两大环节被“捆绑”在一起,必须由一个主体完成注册与生产。这种模式影响了创新研发和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的热情,也限制了创新要素合理配置。此次改革有望通过制度“松绑”,促进医疗器械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新疆弃风弃光率下降
新闻回放:来自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新疆新能源在前11月出现回暖态势,弃风弃光率分别同比下降10个和11.3个百分点。
点评:近年来,新疆新能源装机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然而,受到疆内外用电需求增速放缓、冬季采暖期电网调峰困难等因素影响,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对此,国家去年暂停安排新疆、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新增风电项目建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气化新疆”“电能替代”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新疆新能源外送规模会不断扩大,新能源消纳比例也会持续提升。
高端人工晶状体产业化待推进
新闻回放:12月2日,由中山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单位成功申报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人工晶状体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发”项目在上海启动。此次的研发项目将基于中国人眼部大数据库完成个性化人工晶状体设计,实现高端人工晶状体产业化。
点评:在白内障医疗领域,90%人工晶状体为进口品牌。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国产品牌更是难有一席之地。预计2017年全国白内障手术量超过300万例,以此估算,进口人工晶状体就有近百亿元市场规模。加快推动我国创新性生物材料研发、加速国内外资源整合,用国产替代进口,缓解百姓医疗负担,已成为业内共识。“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眼科材料的发展非常重视,这就需要更多的生物材料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在材料、设计、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