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直接融资比重再上台阶,仅靠公开股票市场“一肩扛”不现实,还需要综合考虑融资者和投资者的诉求,开辟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渠道。在拓展一个新融资渠道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投资者利益,让市场更理性、投资热情更持久
“今后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前段时间,可转债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一批可转债短期内将密集发行,由于存在类似“打新股”的低风险收益,很多股票投资者开始参与其中,也有了第一次与债券的亲密接触。近期,开始出现可转债上市首日即跌破面值的情况,让这股热情又有所降温。尽管如此,可转债依然是2017年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亮点。
可转债,实际上主要是指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对于A股市场而言,可转债并非新生事物,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参与的投资者很少,一直是“小众”市场。然而,年初以来,可转债市场节节升温,已发行可转债规模与去年相比翻倍增长,还有很多公司已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
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产品,可转债触及了投融资双方的共振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政策面鼓励通过可转债等来融资,而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低、不稀释股权,还有转为股权的灵活性,也是其吸引上市公司的原因。对于投资者来说,“打新”可转债,有可能获得上市后的低风险收益,长期持有可转债能分享股价上涨的成果,如果股票往下,债券可以要求到期兑付,本钱和利息都有“保底”。从历史上看,可转债确实也显示出“牛市跟涨、熊市跌少”的特性,具备一定穿越牛熊的潜力。虽然短期市场有所波动,但从长远看,可转债仍是一个颇具潜力的融资渠道。
这对直接融资该如何发展有所启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未来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也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发力点。然而,一提到直接融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股票,尤其是在交易所发股票。尽管这些年直接融资的市场规模、市场品种、机制创新等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总的格局上,还是“股市强、债市弱”、股票的“公开市场强、其他市场弱”。事实上,股票只是直接融资的一个渠道,要让直接融资比重再上台阶,仅靠公开股票市场“一肩扛”不现实,还需要综合考虑融资者和投资者的诉求,开辟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渠道。
开辟新渠道,可以让直接融资更具“亲和力”。长期以来,企业对直接融资其实是抱有很大热情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直接融资会显得有些“高冷”,较高的门槛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尤其是交易所市场,处于资本市场顶端,但对企业资质要求高,市场容量也有限,能进入其中的只能是少数“幸运儿”。这就需要市场的层次更多些,每个层次的融资功能更强些,让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企业,也能在资本市场找到安身之所。除了股票,企业从自身情况出发,也可能会考虑债券。可转债的火爆表明,这其中的创新空间也很大,诸如绿色债券、可续期债券、高收益债券、可交换债等,都能为企业创造更适合的债券融资机会。
开辟新渠道,可以让投资者“下单”更从容。如今,理财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的愿意多冒风险,有的看重稳妥;有的是短期活钱,有的是长期闲钱,情况各不相同。如果一边是百姓苦于钱不知道该往哪儿投,一边是不少企业觉得融资难,说明“钱从哪儿来,钱往哪儿去”的对接渠道不通畅,或者有错位。发展更多元的直接融资,不仅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为投资者的理财“菜单”添上更多花样,让不同人都能找到对口味的理财产品。
当然,在拓展一个新融资渠道时,要特别注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让市场更理性、投资热情更持久。仍以可转债为例,近期上市的新债开盘价已慢慢走低,甚至出现“破发”现象,说明依靠“打新”套利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并非长久之计。而且,虽说可转债风险不大,但也只是相对于股票而言。短时间里,大量新投资者蜂拥而入,其中难免有人对可转债的风险缺乏充分认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避免盲目进入,就显得较为迫切。此外,一些公司大股东大量减持手中的可转债,在短期内巨额套利,已引发市场不满,对这些苗头性问题,在监管上也应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