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权利实现史,是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过程。即现实权利主体和权利种类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然后是每个权利主体从每项权利所获得的利益和幸福愈来愈多。权利质量是指权利所包含的利益、幸福指数的多少。
我国的“质量强国”战略是在2011年元月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质量强国”。但细读十九大报告,我们便会发现,“质量”一词并不仅仅用在经济领域,它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例如:
在政治方面,党之所以提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就是要满足人民对更高权利质量的追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展望未来,更是一个权利质量不断提升的年代,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在经济方面,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在文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在社会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那样:“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随着各个领域对发展质量的重视,人们所享有的权利的含金量(质量)必然会提高。人们不仅有房住,而且还会住好房;人们不仅有衣穿,而且能够穿名牌;人们不仅能吃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安全;人们不仅有学上,而且可以享受优质教育;人们不仅可以看得起病,而且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人们不仅有了生存权,而且人格权的实现大大提升了权利的自由度和幸福感。
我们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例,说明提高权利质量已为当务之急。新生代农民工二三十岁,加大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他们的技能素质,可以从根本上使他们不再走老一代农民工以体力型劳动为主的路,走上以技能型劳动为主的发展新路,提升就业质量。与老一代农民工背着蛇皮袋进城务工有很大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是拖着拉杆箱进城,融入城市生活的动机更强烈。他们的权益诉求与其父辈相比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是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向进城谋取城市生活转变;二是由要求工资保障向要求提供社会保险转变;三是由要求改善住宿条件向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分享企业、城市改革发展成果转变;四是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宿感延伸;五是由忍耐坚持向追求权益平等延伸;六是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自我价值延伸,他们的“市民梦”,比起父辈更为执著。
前几年为什么人们“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就是吃得不是放心肉,就是要忍受过去没有的雾霾的折磨,就是没有新的诸如《红楼梦》那样的经典名著可读,没有新的诸如小提琴《梁祝》协奏曲和二胡《二泉映月》那样的经典乐曲可听。因此,现在正是借助质量强国的春风,扎实提高权利质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