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奢华的底色应是慈善

http://www.newdu.com 2018/5/31 羊城晚报 朱昌俊 参加讨论

  北京时间5月28日,备受关注的第19届巴菲特慈善午餐在eBay正式开拍。2018年的慈善拍卖仍通过eBay for Charity竞拍,接受竞价的时间为太平洋夏令时5月27日晚7:30至6月1日晚7:30(即北京时间5月28日10:30至6月2日10:30),最终中标者将有机会邀请最多7位朋友一起与“股神”巴菲特在美国纽约市的Smith&Wollensky餐厅共进午餐。目前价格已超过了151万美元,竞价还在继续。

  从2000年至今,巴菲特午餐俨然已成了财富界和慈善界每年的例行大事。截至2016年,已有三位中国商人与巴菲特吃过午饭,贡献资金约500万美元,占到了巴菲特午餐竞拍以来全部善款的四分之一。有人调侃,巴菲特午餐的拍卖价就是被中国富豪提升的。而每年它也能够占据媒体的重要版面,颇为吸引眼球。

  出手千万与“股神”巴菲特吃一顿午餐,到底值不值?对于那些有能力且愿意竞拍的富豪而言,这个问题恐怕显得有点多余,因为它确实很难用钱来衡量。有些人是为了向偶像“取经”,有些人或只是纯粹为了能与偶像吃顿饭,有些人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蹭蹭偶像的热度。比如,有媒体报道,2015年,中国商人朱晔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其公司的股价刚刚经历了一轮大跌。但这顿午餐之后,股价却从66元左右一路涨至最高峰的125元左右,此间的股价涨幅近90%。

  不管那些竞拍者到底是奔着什么目的而去,对于巴菲特本人而言,这个午餐拍卖,本质上就是一次慈善义演。其拍卖所得资金全部捐给葛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旧金山湾区有困难的人。所以,也有人认为中国竞拍者所支付的费用实际上就是在给美国人做慈善,甚至出现了为何捐助国外而不捐助国内穷人的批评。这样的指责不算意外,但即便抛开“慈善无国界”的说法,将竞拍还原为富人的消费本质,如果承认人人都有追“星”的权利,那么这种批评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但由巴菲特午餐在我们国内的热度,未尝不可窥见富豪们的真实财富观与慈善观。一掷千金蹭热度自不必说,即便拍下巴菲特午餐,真是为了得到偶像的“面授机宜”,那也未必不含投机意味。要知道,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即便是巴菲特的成功,在投资界也被普遍认为与特定环境和偶然因素有关。如果一个市场中的投资者,都梦想到巴菲特那里取得真经,希望靠偶像来指点投资方向,这样的投资观恐怕难言成熟,这样的富豪群体也难言是真正自信的。

  这些年,中国也偶有类似的“巴菲特午餐”。像几年前,史玉柱的三小时私人时间被拍卖出213万元,这被视为是对巴菲特式慈善的学习。虽说最后相关拍卖款项也的确用于了慈善,但总体来说,类似拍卖给人的感觉,还是商业化气息有余,而慈善内涵待提升。这与巴菲特午餐多年来所形成的慈善品牌效应,和其背后专业化的慈善基金操作,形成鲜明对比。某种程度上,巴菲特慈善的难学,或不在于很少有人能够构建巴菲特那样的影响力,而在于其背后的慈善理念和专业化水平的习得,需要定力和专注。

  随着财富的增长,中国已经不缺乏大富豪。这些年,中国富豪做慈善、成立基金会的也越来越多。可总体上,慈善文化与商业财富的积累规模,还远远不匹配。这里面当然有多种原因,比如富人们的财富观、慈善观,以及慈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不足等。或许,这一切综合起来完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的富人们也能打造出类似“巴菲特午餐”这样的慈善品牌。

Tags:奢华的底色应是慈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