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张丽君:服务于民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7/25 光明日报 张丽君 参加讨论

  民族经济学是研究民族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的学科,这一学科由我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提出,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而兴起并逐步形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应用性。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成果显著。如今,民族经济学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民族经济学的诞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原因,改革开放之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并呈现出特殊的发展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大批经济管理人才的支持,亟须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性的研究成果。为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特殊性,1979年,民族学家和经济学家、原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施正一先生首次提出建立民族经济学学科,并被国家正式确定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民族经济学从此得以诞生和发展。

  近40年来,面对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形势,民族经济学始终坚持既面向学校教学又面向民族地区,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培养造就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人才服务,不断展现出其特有的学科价值和发展优势,在学科体系、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

  截至目前,我国的民族经济学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研究范式逐渐清晰,研究特点愈加鲜明,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经济学方法和民族学方法是研究民族经济问题的两种基本范式,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民族经济学研究范式愈来愈注重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民族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近40年的基础性、对策性研究中,该学科的研究逐渐呈现出特有的民族性和实践性,既注重对民族人文因素的考察,强调民族与经济发展的特殊关系,又密切联系实际,为制定民族经济政策、规划提供参考建议和智力支持。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量化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除经济学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民族经济学加以借鉴和应用。

  民族经济学以日益完善的学科组织和研究平台为依托,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理论方面颇多建树,如加速发展战略、差距与均衡理论、边疆地区双向开放理论、西部大开发理论等,不仅弥补了相关的理论空白,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经济学牢牢抓住民族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民族经济的新特点,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找准突破口,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反贫困、城镇化、金融市场建设、边疆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少成果直接推动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专业化人才队伍是一门学科得以常青常绿、永葆活力的重要支撑。民族经济学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保证了学科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十所高校开设了民族经济学专业课程,学科领域初步形成了三大流派:一是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流派”,重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将民族因素纳入政治—经济模式的分析框架;二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云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经济人类学流派”,注重定性分析、规范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主张以经济人类学和发展经济学为基础构建民族经济学理论框架;三是以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为代表的“应用经济学流派”,侧重于宏观分析和量化分析,强调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民族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总结近40年来的发展经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族经济学未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扎根实践。强化问题意识是扎根实践的重要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准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弄清阻碍民族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处理好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以及各民族与民族地区、民族内和民族间的经济关系。探寻解决途径是扎根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将国家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战略同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历史性机遇,深入开展研究,在加快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能转变、培育民族经济内生发展能力方面下功夫,探寻实现民族经济高效优质发展的具体途径。

  二是深耕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发展民族经济学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道,“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新时代,民族经济学也应体现鲜明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强调民族经济学理论的特殊性是学科的本质要求。民族经济学既不同于民族学,也不同于经济学,其围绕民族因素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经济变化与经济关系。民族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的构建要从这种特殊性出发,找准切入点。在把握好特殊性的前提下,要紧贴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民族经济实际的理论。

  三是探寻方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民族经济学始终都应坚持的指导性方法。近年来,民族经济学学科交叉趋势愈加明显,这对民族经济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不断强化经济性与民族性的相互融合,也要注重平衡微观视角和宏观现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民族经济发展大数据平台,继续深入推进民族统计和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为实证分析的不断深入创造条件。

  民族经济学扎根实践、深耕理论、探寻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各族同胞实现并享受美好生活。新时代新起点,民族经济研究者有理由、有信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创新发展民族经济理论,共同开创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Tags:张丽君:服务于民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