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挂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将普惠金融作为业务转型发展方向,一些国有大行甚至将其列为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如建设银行此前在其普惠金融战略启动大会上宣布,将举全行之力,全面推进普惠金融战略实施,“将普惠金融业务打造为应对市场新形势、新变化的战略支点”。
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既能促进银行自身可持续均衡发展,又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从银行自身看,发展普惠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息差水平,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时,与大型企业相比,拥有更多的自主定价权和更有利的议价权,能够从资产端增加贷款收益,从负债端降低存款成本。同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还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客户结构。相比对公业务和同业业务,普惠金融涉及的客群种类更多,还有许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更好的发展预期,对于商业银行客户结构改善非常有利。一些商业银行的实践也证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银行提供更多的行业和客户来源也能更好地分散风险。
从服务经济大局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把央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告别融资难、融资贵,为创新创业添油加力,打通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普惠金融服务不均等问题,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其中绝大部分都存在财务状况较差、经济实力较弱、风险承担能力和信用还款能力较低等问题,这将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此外,一些普惠金融资源容易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获得全面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普惠金融的外生动力不足。
另外,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区域,县级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占有率偏低,金融资源难以覆盖和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存在供给不足、普惠金融的“普”和“惠”与银行的商业性如何共存共赢等诸多问题。
面对普惠金融中的各项难题,各家商业银行应更积极主动作为,加快健全相关配套考核体系;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快打造健全的普惠金融体系,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推动银行业在实践普惠金融业务中实现转型升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