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并不是松绑楼市,而是重在因城施策。各地并不是单一地提高提取金额,而是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调整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刚性需求,体现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要求,也体现了地方在楼市调控问题上的自主权扩大
近来,多地调整了公积金提取政策。如北京、银川简化了公积金提取手续;福州调高了提取额度、广州放宽了异地购房提取。与此同时,长沙、汕头则收紧提取政策,对缴存时限、异地购房和个人征信等规定更为严格。
听到调整公积金政策的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楼市开始松绑了,房价可能要涨了。不过,此次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并不是松绑楼市,而是重在因城施策。
很多人注意到,过去在公积金政策调整上,更多的是侧重于调整提取金额。也就是说,提取金额放得越宽,政策越松;提取金额收得越紧,政策也收得越紧。于是,公积金提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楼市政策的“晴雨表”。此次各地在调整公积金政策中,并不是单一地提高提取金额,而是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调整政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三大信号。
首先是在楼市方面进一步向地方放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进一步明确“房住不炒”定位的同时,提出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要求,由过去的“分类调控”转变为“分类指导”。这也意味着,楼市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只要不违背“房住不炒”的定位,确保房价不再快速上涨,各地可依据本地实际,对楼市政策适当调整。调整公积金政策,无疑是地方政府能够采用的一种手段,也不容易对楼市形成大的冲击。从“分类调控”到“分类指导”,中央在楼市问题上进一步给地方放权、把楼市稳定的保障权交给地方,增强了地方在楼市问题上的主体责任,责任和权力更加对等。
其次是刚性需求应充分满足。楼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遏制住房过度投资、打击炒房,并非限制刚性需求。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房价上涨速度过快,且上涨的内在动力过强,大多数地方对楼市调控的力度很大,不仅遏制住了炒房和过度投资,也限制了刚性需求,导致刚需负担加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后,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是在“分类指导”下的策略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刚性需求。这不仅能够更好地体现政策善意,也有利于保持楼市的稳定,可避免楼市大起大落进而带来“房闹”等乱象。
再次是提高地方工作效率。很多人注意到,在此次多地公积金政策调整中,都把简化手续当作新政的重要方面,改变过去提取公积金手续过于繁杂的情况,如南京明确提取公积金不必再提交10项证明材料,避免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现象发生。银川、哈尔滨更是实行了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单位缴存人只需在业务柜台认证注册后,“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这都是各地服务环境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的表现,有利于为使用公积金的购房者节省办理时间和精力。
还应该注意到,在多地放宽公积金提取的同时,有些地方则收紧了提取政策,如长沙和汕头在个人征信和异地提取方面都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显然,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要求,体现了地方在楼市问题上的自主权扩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