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首张监管罚单,开给了3位“牛散”。
海利生物2月10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关于对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处罚源于增持违规。
2018年10月18日至2018年11月1日,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继续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增持了海利生物股票3458.23万股,占海利生物总股本的5.37%。从目前披露的内容看,章建平增持海利生物股票超过5%的举牌线之前,可能没做到及时信息披露,并暂时停止增持。
一般来说,超级“牛散”或者重要股东增持大体上是好消息,其增持大多源于几个原因:一是持续看好上市公司业绩和发展前景,二是为了稳定股价,避免股价下跌造成平仓风险,三是以期维护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不过,部分超级“牛散”或者重要股东增持频现诸多不规范,风险不容忽视,确保其健康发展还要做好监管与自律。
一方面,行政监管是遏制“牛散”或重要股东违规增持举牌的重要措施。“牛散”或重要股东违规增持频现,违法违规成本较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大监督管理惩罚力度和强度。加大沪深交易所层面的问询函、监管函发送力度,必要时证券监管部门要对违规公司或“牛散”立案调查,认定信披违规并作出相应行政处罚,投资者也可依法起诉索赔。
监管层应前移信息披露监管端口,采用“实质问询”“事前约谈”等方式,提前着手、预判违法违规风险,从严监管信披违规;通过发放监管函、问询函的方式,与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前沟通、直面问题、警示风险、规范履职,以风险为导向,充分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变化以及交易目的和交易风险,切实防范公司可能存在的信披舞弊风险,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与“牛散”的自律自查行为对资本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同样重要。
超级“牛散”或者重要股东增持违规大多源于没有做到及时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不仅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状况的报表化呈现,更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旦出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无法按期披露、信息披露中语焉不详、业绩注水、信披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必然会影响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给投资者决策带来方向性误导。上市公司是发布信息披露内容的第一责任人,理应切实履行好“把关人”与“及时发布人”的责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