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建成两周年以来,在新区城市基础功能建设,助力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下一步建成绿色低碳、开放创新、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2019年1月,《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这是由多家机构协同推进,历时一年多才形成的成熟方案。通过多规合一、多部门协同、多项支撑,《规划》将非首都功能疏解、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多维目标分层逐级的纳入到规划编制框架中来,对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起到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指引。
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新时期下,北京确定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雄安新区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扮演着排头兵、尖刀连的重要角色。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第八十中学、六一幼儿院、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分别通过成立雄安分校区或与当地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推动北京教育功能疏解。2018年11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医院-雄县医院脑科中心在雄安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医疗机构通过与雄安开展帮扶对接,推动北京医疗功能疏解。雄安新区在做好非首都功能及产业转移的承接与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加快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机场、高铁、城际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施工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北京新机场建设已进入竣工倒计时,预计2019年10月投入使用。新机场周边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建在2019年6月也将具备通车条件。雄安新区不仅纳入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还和全国高铁网紧密衔接,将有五条高铁在雄安交汇,三小时内可通达太原、郑州、沈阳等城市,这种与周边城市的广泛连接,大大增强了雄安新区的枢纽辐射能力。
多管齐下加快资源环境修复。雄安新区在植树造林、污水治理、围堤围埝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千年秀林”工程已累计造林11万亩,植树1100万株,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北库7.5公里污染治理工程,预计2020年底完成治理工作。2018年9月发布“禁渔令”以来,治理围堤围埝、网围及沟壕水产养殖741处,养殖面积9.1万亩,养殖户875个,围堤围埝水产养殖设施全部清除完毕。同时,雄安新区对辖区内纳污坑塘建立台账管理、全面排查、科学治理,截至2018年底,共治理纳污坑塘606个,治理黑臭水体5条。
依靠数字经济带动产业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雄安新区并不是简单的承接北京疏解的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商业功能、生产功能,而是通过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从一开始就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带动转移产业的升级换代,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目前,雄安新区已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发挥互联网三巨头的连接能力、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位置服务能力,推动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京东、菜鸟网络、苏宁物流等企业将研发成熟的全链路无人配送技术在雄安新区率先试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快递行业实现实际应用。
通过两年紧锣密鼓地建设,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实现良好开局,城市基本功能建设的基础打好之后,推动雄安新区的城市核心功能建设,是未来更为需要也亟需破解的议题。
一要强化科技创新功能,抓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要实现集聚化,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产业链协同创新,坚持龙头项目带动和产业链条驱动,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更好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