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9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于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2018年以来尚未出台降价措施的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全面开展门票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价格评估工作,以“五一”、暑期、“十一”等游客集中时间段为重要节点,成熟一批、出台一批,降低景区偏高门票价格水平。(3月30日《北京日报》)
景区景点降低门票价格,既符合“全民旅游时代”公众的普遍心理期待,同时也符合旅游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摆脱“门票依赖”,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原来高企的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赢得了公众的肯定,现在国家发改委之所以围绕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再次下发通知,有两个很重要的背景:一是一些景区景点对降低门票价格不主动、不积极,搞消极降价;二是部分景区景点“假降价”甚至是“明降暗升”,通过其他方式和手段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所以这次发改委的通知明确指出,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从减轻旅游者景区游览全程费用的角度出发,在降低门票价格同时,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垄断性较强的交通车、缆车、游船、停车等服务价格监管。真正了解旅游行业的内情,尤其是熟悉景区运营管理的人士都知道,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蕴藏着国家发改委推动景区门票价格下降能否真正获得成功的“密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监管部门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之前的几轮“降价潮”当中,一些游客通过景区的公示栏或者是媒体,明明知道某个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了,有时候降价的幅度还不小,但是整个景区游览下来,总的花费并不少,总感觉自己遭遇了“假降价”,但是到底“假”在哪里却说不清楚。游客的这种感觉没有错,他们确实遭遇了“假降价”或者是“明降暗升”,而问题就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景区对景区内的景点进行拆分,通过类似“园中园”的方式分别定价,这些单独的景点门票价格加起来,甚至超过了原来景区的统一价格;二是一些景区门票确实降低了,但是却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提高了景区内交通车、缆车、索道、游船等等的服务价格,导致游客总体费用不降反升。
对于一些景区这样的“套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远道而来的游客很难发现,自然也就无计可施。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才在最新的通知中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把这次景区降价的监管重点放在游客全程游览费用以及景区内一些垄断性项目的价格上。可以说,这才是“打蛇打七寸”之举,有利于遏制一些景区管理经营者的小聪明、小伎俩。
但在笔者看来,对于景区门票降价,既要有政府监督,也要有社会监督,比如能否要求景区把近年来的门票、景区内的收费项目的价格信息通过景区公告栏、网站、APP等渠道进行公示,这样一来,景区是否真的降了价,降价幅度是多少等等,游客就可以一目了然,对于那些“假降价”或者是“明降暗升”者,就可以向旅游主管部门或者是价格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景区“关门降价”,但是开门却没没有降价甚至“明降暗升”的弊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