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隔屏有耳”的质疑声在网上发酵:为什么有些App特别“懂我”?用户私下的聊天是否遭到了窃听?用户个人信息是不是遭到了窃取?为何在一个明明还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网站上,会看到似曾相识的内容?出现上述情况的“元凶”之一,可能是一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熟应用的广告技术——程序化广告。由于投放精准,常会让用户觉得有人“比你还懂你”。
伴随移动互联的日益普及,APP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手机APP数量已增长至449万款,净增数量为42万款,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风险丛生,实践中APP使用引发的有害信息传播、窃取用户隐私、虚假宣传、恶意扣费、诱骗欺诈现象屡见不鲜,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目前,大数据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人数据过度采集,造成重大社会安全风险;数据处理缺乏防护,存在严重技术安全隐患;隐私信息易于获取,导致地下网络犯罪高发。正因如此,才导致出现了似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WiFi万能钥匙“窃取隐私”、酒店用户信息泄露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虽然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已经正式承认“程序化广告”,并要求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去除识别性特征,似京东、今日头条、淘宝、腾讯、百度等网络公司在《隐私政策》更提到,平台与广告主之间在传递用户需求时,若涉及用户信息,则会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将无法被用于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身份,但据行业人士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出台一部专门的互联网信息隐私法,他认为肯定有“很多广告商侵犯隐私”。
发展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大数据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更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相关部门应对互联网企业的信息采集进行严格的管理规定,只可针对企业产品的特性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不得额外过度地采集用户数据。相关企业则要加速信息安全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加固大数据防护的壁垒,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智能算法紧密结合,为大数据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同时,通过立法、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如借鉴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的管理经验,让民众发现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侵犯时投诉有门,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