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产品市场环境变了,“买难”与“卖难”并存,该种什么、发展多大规模,不妨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
春耕时节,在西部某贫困县听到这样一件事。当地政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推广种植中药材,给贫困户发下苗子,还免费提供地膜、肥料。谁料想,干部磨破了嘴皮子,不少人还是不种。
听地方干部介绍,这个县有中药材种植传统,从光照、气候、纬度等条件看,适宜发展中药材。
贫困户为啥不买账?经了解,原因有这么几种:有人说没种过,不敢种;有人家里缺劳力,种不来;还有人担心风险,去年价格跌了一半,今年要是还跌咋办?看来,贫困户积极性不高还真是事出有因。
再细细了解,深层次的原因出来了: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基本靠卖“原字号”;而产业链不完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必然减弱,市场一有波动,就直接传导到农民头上。农民没了积极性,产业想发展起来就是一句空话。
由此看来,如果还是没补齐产业短板,一味上规模、求面积,扶贫效果恐怕要打个问号。
特色产业的生命力在“特色”。什么是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独有的资源禀赋是特色,先进技术、完备产业链也是特色,光有自然条件没有龙头带动不行,其他条件具备没有市场也不行。因此,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必须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一环一环下足绣花功夫。在青海海东地区,土壤富硒,发展富硒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仅是攻克一项富硒种植技术就花了5年时间,做了710次试验,如果不是执着的坚持,突破不了这一关键技术,好资源也许还躺在土地里。
特色产业也要遵循市场规律,离开市场之手,单靠政府拔苗助长,往往好景不长。前几年有的地方打造花木之乡,就是靠政府推动,贪大求快,刚开始还是“一亩树顶十亩粮”,没多久,到处都是花木之乡,树苗多了自然无人问津,最后吃亏的还是农民。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有了。
如今,农产品市场环境变了,“买难”与“卖难”并存,该种什么、发展多大规模,不妨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特色产业靠谁带动?靠一二三产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当前,除了二产加工摒弃“1吨不如1斤”的卖原料窘境,还要不断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它们是连接农户和市场的纽带、桥梁。只有让贫困户融入这个产业链中来,才能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收益。
当然,在锻造这个产业链条当中,政府也不能放手不管。对农业这样的弱质产业来说,还要加大政策扶持。政府权力“瘦身”,服务要“健身”,缺资金,产业扶贫政策、金融政策联动支持;缺信息,发挥大数据功能,加强市场分析、预警等服务;怕风险,加强政策性保险支持……
总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是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脱贫攻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