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慈善时代正在到来。据央视网报道,4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年来,网友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捐款300亿笔,创下了世界纪录。300亿笔,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捐过23笔,1分钟最高捐款20万笔捐赠,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式慷慨”。有网友称可以申请世界纪录——“这是我们一分钱一分钱捐出来的,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纪录”。
11年300亿笔,这再次诠释了什么叫“聚沙成塔”。曾几何时,我们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并且公共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也一度受疑。如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社会捐款和个人捐款为267亿元,89.46%为企业家捐赠,而工薪阶层、大学生、军人、农民、个体户等普通公众捐款仅22.83亿元,且“单位组织”是公众捐款第一驱动力。但到了2017年,慈善事业捐赠总额就达到了人民币1560亿,个人捐款已经占总数的20%左右,且越来越多的人是自主在网上捐赠,而不是依赖于单位的号召。
毫无疑问,这背后变化的不只是捐赠数字,而更是公益慈善方式的升级。同时也说明,并不是中国人不够慷慨,缺乏慈善意识,而是慈善平台缺乏,抑制了社会慈善文化的发育。事实上,公益、慈善其实也和消费一样,它也需要创新方式、创造场景。互联网捐助平台的出现,既让捐赠变得更加方便,也更好对接了捐赠者与被捐赠者,并创造了更多的公益慈善机会和场景。
如一些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也能够顺道做公益,买一双鞋或者买一袋盐都能撬动商家捐一分钱。譬如,去年淘宝公益宝贝计划就一共带动超200万商家“边做生意边做公益”,4.24亿消费者参与,产生捐赠超78亿笔。也有人在支付宝里把自己的理财收益捐出来,每天一分钱,或者设置7、8个月捐项目,鼓励自己给自己在乎和关心的人群提供固定的帮助。这些深刻改变了慈善捐赠的场景,也在重塑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认识。
过去,我们总是以为“一方有难”时,方才有捐赠的必要。但其实,公益慈善无论何时、对于任何社会都需要,且多数人也有着践行公益慈善的内在需求。相关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做公益的人,将近47%来自三线以下的小城市,他们也许就是你远在老家的二姨,或者某个自己还在生活中挣扎的快递小哥。这其实说明,慈善公益与一个人是否富有无关,更与捐多捐少无关,而更多象征的是一种态度。事实上,不少人在互联网平台以每天一块钱甚至是一分钱的方式捐款,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它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积少成多,既能够实现自我满足,也能够助推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相关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8年,中国的慈善捐赠总额翻了两番,2017年至2018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公益性企业数量增加了17%。其实,相较于慈善捐赠总量和社会公益性企业数量的增加,捐赠参与的个体的增多,更让人欣慰。从过去的网下,并多数依赖于“单位组织”,到更多地基于个人自觉的在互联网平台的“日拱一卒”式捐赠,这得益于互联网平台对于慈善场景的再造,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慈善文化正在被唤醒。当社会整体的慈善意识和热情被激发,“中国式慷慨”,必将释放更多的慈善公益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