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发现,外卖送餐员持小区门禁卡频繁进入小区送餐,他们的门禁卡哪来的?长江日报记者经探访发现,为了出入送餐方便,不少外卖员竟然私自在配锁店复制各个小区的门禁卡。
私配门禁卡,即便没有违法,也破坏了管理秩序,而且给小区安全带来隐患。
但是,这并非管理上的漏洞,恰好相反,这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中新的盲点。过去没有封闭式小区,也就无所谓门禁。如今人们以小区为居住单位,在安全和隐私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强,业主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小区应该是“外人免进”的。理论上,通过严格管理,这样的标准是能够达到的。有的小区甚至已经在实行“电梯刷卡”,即必须持有门禁卡才能前往相应的楼层。
如果没有已经深度介入人们生活的电商与外卖,“门禁”带来的封闭,即使会有些不方便,也还能忍受。但如今,“隐私”和“方便”正在成为一对矛盾体。这就好像,如果你不肯向某个导航APP交出你的家庭住址定位,你就难以获得贴心方便的导航服务一样。
现实中往往就是这样,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业主和住户们要么忍受一部分安全隐患,至少是外卖员随意在小区出入的“潜规则”,要么牺牲一部分方便快捷,自行去小区门口取餐。而关于这一点,业主内部甚至都存在着分歧:有的业主很可能从来不点外卖,对他们来说,小区的封闭性自然是越强越好。
事实上,“及时送达”并不仅仅是客户一方的期望,同样也是外卖小哥自己的愿望。甚至可以说,尽管私配门禁卡可以列出诸多不妥,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外卖小哥为了求快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反过来想,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确保及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外卖员工作压力之大的一种写照。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应该获得应有的理解和宽容。
如何处理“隐私”和“方便”的问题,远远不只门禁卡这一件事,在电子商务越来越深地嵌入社会生活时,这样的冲突和矛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盲点”,还需更高超的管理技巧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