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来又出现指责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声音。这种指责的动机显然不单纯,指责本身更是罔顾事实,站不住脚。对于中国科技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视而不见,不厚道;对于国际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进行“双标”解读,不公道。
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量质齐升,有目共睹。去年,中国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第二大来源国,并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如今,中国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高铁、核能等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由跟跑转为并跑、领跑的领域日益增多。应用创新井喷,基础科研突破,这些成果偷不来、抢不来。
中国取得如此成就,背后有政策支持、开放合作等主观努力,有市场巨大、人才众多等客观条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恰恰就是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中国早已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是国际贸易的“标配”。
正因如此,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付出了正心诚意、艰苦卓绝的努力。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侵权行为惩处力度,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取得显著成效。
“非本国居民知识产权申请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2017年,中国非本国居民商标注册申请量、非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2018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4.8万件,同比增长9.1%,实现“十三五”以来最快增速……
知识产权保护的努力,让中国更具吸引力。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多个场合,许多外商纷纷肯定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对在华营商环境充满信心。美国美光科技公司总裁桑杰·梅赫罗特拉说,创新需要开放的市场、建立健全法治保障,而中国正在以实际举措推进这些方面进展,“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其他国家值得学习的一课”。
全球反假冒组织还授予中国海关全球唯一的“反假冒最佳政府机构奖”。
日本前专利厅长官荒井寿光去年底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刊文指出,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激增,“是中国政府奖励创造发明取得的成果”;“在货真价实的知识产权领域,日本已经被中国赶超”。
荒井寿光还直言,中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实力迅速提高,“美国倍感威胁,试图压制中国”。他认为,双方现在的贸易摩擦正发端于此。
数字和事实证明,中国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态度是认真的,行动是有效的。污蔑中国“偷窃”知识产权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严重歪曲。中国的创新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抢,而是十几亿中国人民靠智慧和汗水奋斗出来的。
创新和知识产权绝非美国的独家“专利”,应用知识产权、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也不是美国独享的权利。别有用心的指责中国“盗窃知识产权说”,可以休矣! (记者刘石磊)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