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在城市升级过程中盲目求新、求洋,热衷建设大马路、大广场、大景观,使得城市里一些“边角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为城市环境死角和安全隐患区域。
城市“边角地”常见于道路与建筑间、小区与小区间、立交桥下,以及项目建设后未曾带征的地区。这些零碎的边角空间由于面积小、形态不规则、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利用,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和“脏、乱、差”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城市空间,而且给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边角地”,已经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答题。
“边角地”空间虽小,但也是城市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城市“活力点”。“边角地”的合理利用,关乎城市形象,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将其用好了,可以从细微处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城市集约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如何有效利用“边角地”,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摸底清查,全面梳理。在城市建成区,“边角地”分布都较为零碎,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有必要实地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边角地”所在区域、形成历史、大小范围、使用和管理状态以及周边环境设施等,对每个地块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等有基本的认识和研判,进而制定系统的整治规划。
其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边角地”的整治利用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科学分析地块的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先、集约利用”的原则,结合城市规划条件采取分类处置的方式予以推进,确保每一块闲置的“边角地”都能得到充分、高效利用。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已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比如,重庆市明确将主城建成区“边角地”建设成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并根据地块的不同特点,分为综合型、亲水型和园林型三种类型予以差异化建设利用。
再次,创新机制,强化管护。“边角地”应当确保建成一处,发挥作用一处。对于已经整治改造并投入使用的“边角地”,地方政府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具体管护工作中,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陆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