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区校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9/5/16 人民日报 杨泽发 参加讨论

  实现创新发展,需要筑牢人才基石;推动高质量发展,应该让高校及其科研人才成为动力源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发展理念,“创新”居于首位。实现创新发展,需要筑牢人才基石。湖北省武汉市高校众多,富集了宝贵的科研与人才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应该让高校及其科研人才成为动力源。

  如何用好高校科研资源,加强“区校融合”,存在一些现实难题。比如,一些大学和所在城市之间分属不同条块,二者合作存在一定障碍,有些资源很难激活,有些合作受到限制。可以说,打破高校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科技研发与应用落地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校融合”,武汉市洪山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以教育资源为例,有37所高校、15家科研院所坐落在洪山区,共有47名两院院士、59.4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教资源较为密集。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城市进步,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学之城”,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支持高校科研发展,搬开合作路上的“绊脚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采取务实举措,服务好高校的基础科研,支持做好“双一流”建设。自武汉提出建设“大学之城”以来,区校双方逐渐破除一系列体制机制藩篱,编制完成了《武汉“大学之城”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年,洪山区与高校之间实现互访逾百次,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高校院所周边旧城改造,加快布局高校政务服务“微中心”等。如今,作为“大学之城”核心示范区的“中央创智区”,建设成果已经初现。

  合作呼唤开放,关键就在于张开怀抱吸纳五湖四海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培育了300多万大学毕业生,很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翘楚,这些校友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新要素。在此基础上,洪山大力发展“校友经济”,聚力打造了“洪山+母校+校友”的发展共同体。2017年以来,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开展“双招双引”、建设人才(校友)工作站、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不仅吸引大学生留下来就业创业,借助“校友经济”带来的投资额度也已破万亿元。引才留才成了常态,高质量发展也动力十足。

  让产学研高度融合,让创新创业活力迸发,重点在于变革体制机制。洪山创新搭建起了高校、文化创意企业、政府三方合作与对接平台,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高校机制,设立“大学之城”建设服务办公室;成立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科技成果转化局,构建政府部门和工作站点横向纵向联动机制;完善承载平台,成立洪山区“大学之城”众创孵化联盟,为创业者提供“优质土壤”。仅2018年,区校共建项目涵盖15所大学、科研院所、单位,协议投资金额近1450亿元。

  湖北是科教大省,创新资源丰富,把这个优势利用好、发挥好,有助于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多出成绩。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在未来的洪山,区校创新平台将进一步对接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备,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好。

  (作者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委书记)

Tags:“区校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