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党校培训部2016年春季学期学员论坛召开。 周 严摄
编者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近日,中央党校培训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为题,举办了2016年春季学期学员论坛。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论坛上指出,要抓住重大问题切磋交流。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在充分肯定大家发言的同时,还从经济学视角补充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现刊出论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抓住重大问题切磋交流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何毅亭
关于这个论坛,我有3点感想。
一是选题好。论坛的主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问题,就抓住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是讲得好。大家讲的都不是套话或者书上的话,而是通过几个月学习自己有所感悟有所体会的话,并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所干的事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校的教学情况。
三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党校学员如何把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自己的工作通过讨论的形式紧密结合起来,这次论坛开了一个好头,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与完善。这样,既可以增进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又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论坛交流方式,可以在全体学员和党校教研人员中推广。
关键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尹艳林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想,至少需要把握以下“两是、三不是”: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供给侧的一些妨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旧体制。虽然“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但不是改革本身。关键是看谁去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改革的对象是体制,而不是问题或任务本身。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结构性改革。离了“结构性”的实质,谈供给侧改革就没有意义。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供给学派的主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包括通过降低税费来减轻企业负担的要求,但改革的性质与供给学派主张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改革的范围也要远远超过供给学派的主张。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结构调整。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不排斥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但与以往不同,对结构的调整将主要是通过改革的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解决问题。这是对传统的调结构方式进行反思后做出的主动选择。
第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作者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二局局长)
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刘元春
一项成功的大改革,首先要取得共识,而这个共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基础。目前,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些理论基础与我们现实的改革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有必要澄清认识误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归结到西方的供给学派。虽然两者都有“供给”这个前辍,但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经济学完全是两码事。
供给经济学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滞胀”。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几大问题集中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需下滑、基本增长动力源变化导致的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以及制度性与机制性问题累积下的结构扭曲等方面。供给学派所开出的“药方”,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供给学派以及后来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等,本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经济,其在所有制上的完全私有化、在运行上的完全市场化,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注重发挥国企示范作用
宋玉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更大的促进,其基本思路体现了对供给与需求关系的辩证把握,强调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体是企业,在改革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水利厅政工人事处副处长)
通过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秦 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以带动需求、满足需求。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民生也涉及发展,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又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其健康发展也亟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标本兼治推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优化供给政策,并根据不同地域人口增长快慢、产业结构特征等来确定土地供给的数量、结构、方式等。二是对低收入群体住房的供给要落实到保障与市场的结合上。要丰富保障手段,把市场提供与政府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供给的效率。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要落实到对改善性需求的支持上。未来以配套服务为核心的养老社区,以产业、旅游、养生、度假等为核心的新型地产,个性化、服务于特定人群需求的创新型优质住宅产品等都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通过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坚持房地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会实现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创新转型和健康发展。(作者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关注“五量”变化促改革落实
谢建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地方政府实践来看,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关注“五量”的变化,并把它作为推动改革落地的重要举措。
第一,调总量,优化供给体系。从湖南看,重点是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居民消费升级、全球技术创新3大机遇,以投资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将总量调“优”。第二,激增量,补齐供给短板。补短板是提高有效供给的关键。就湖南而言,重点是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4大领域,补齐供给短板,激活供给增量。第三,提质量,提升供给水平。重点实施“三大战略”,包括“质量强省”战略、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等,真正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第四,活存量,提高供给效率。让存量资源活起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抓好消化产品存量、激活要素存量、用好政策存量等方面的工作。第五,扩容量,宽松供给环境。既要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市场容量,还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放松制度供给约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作者系湖南省发改委主任)
欠发达地区要“补短板”
李九红
结合汉中发展实际,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求“双中高”发展,为欠发达地区追赶超越注入内生动力,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欠发达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破解结构性问题为导向。汉中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抢抓历史机遇,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培育和扩大有效供给。其二,欠发达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补短板放在首要位置。欠发达地区应从基础差、短板多的实际出发,校准坐标、扭住关键,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其三,欠发达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汉中而言,要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就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通过减少无效供给、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经济等,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者系陕西省汉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统筹“去降补” 做好“加减法”
岳 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有着根本区别,是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战略,必须树立系统思维,精打细算、逐项推进,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3个坚持: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方、不同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也不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方向、有目标的改革举措,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二要坚持协调联动。一方面,应该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加法”和“减法”;另一方面,必须走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二者对立的误区,促进供与需协同发力、相得益彰。三要坚持远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既要增强紧迫感、不失时机加以推进,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书记)
优化服务创造供给价值
李翠玲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特别是我国游客海外消费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境外旅游消费折射出当前我国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因此,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解决旅游业发展的短板问题。
第一,解决旅游业管理体制僵化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供给要素,释放发展活力。第二,解决旅游业边缘化问题。既要延长旅游业前端和后端的链条,变产业链为价值链,还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第三,解决旅游产品低端化问题。这也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现代旅游需求已从单纯的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健康、教育、商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要鼓励包括养老产业、工业旅游、休闲农业等在内的产业新供给主体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产业精品,培育新业态,推进传统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发生重要转变。第四,解决旅游服务粗糙化问题,以优化服务创造供给价值。(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副州长)
利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
陈 清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如何使商品供给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民“贵买、贱卖”现象不再出现、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课题。
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能砍掉过多的流通中间环节,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需问题,使供给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从而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二是农民进行网购和网销的习惯问题。
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针对这两大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以“互联网+”升级改造农村小商店,为农民提供“渠道+平台”的综合服务;多措并举开辟农产品进城新途径,破解农产品“卖难、贱卖”问题;利用大数据,优化“工业品下乡”供应链,破解农村买工业品“贵、难、假”的问题,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企业不能只是把农村当做市场,更需要把农民看做朋友,这样企业在促进“三农”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会共享发展成果。(作者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