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顺应改革和产业发展需要,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并成为服务文化企业、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有效载体。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物业型的1.0版本产业园、服务型的2.0版本产业园和功能型的3.0版本产业园。在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构成要素的新形势下,实现文化产业园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
园区转型三大动因
以北京为例,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有以下三大动因:
其一,优化首都功能是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政策动因。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客观地促使北京文化产业进入发展加速期。疏解使北京的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京津冀一体化加速了三地文化产业的互补配套与分工联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客观要求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实现运营功能化、集聚要素化、发展集约化。
其二,追求高附加值是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市场动因。投资者对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追求,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与日俱增。实现文化产业高附加值不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独立实现的,需要众多文创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来实现,也就是说文化企业要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而文化产业园恰好可以为文化企业的抱团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其三,提升资源整合力和自身知名度是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各级政府针对园区出台了各类“减、奖、补”政策,但终归政策支持会有一个限度。因此,企业发展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如今,园区经营企业已普遍认识到提升资源整合力和社会知名度,将成为自身发展的关键。为此,3.0版本的功能型文化产业园逐渐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模板,这种因功能化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也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模式创新三大特征
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理念、实践和技术3个维度的创新,实现文化产业园的转型升级,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北京西城区为例,其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在文化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理念上始终走在前列。功能型的3.0版本园区,正是西城区探索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的大胆尝试。
第一,有机融合是3.0版本的功能型文化产业园的重要特征。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新型文化产业园的核心价值,功能型文化产业园将由企业集聚的“黏合剂”升级为企业发展的“营养液”。资本渗透将成为新型文化产业园的重要获利渠道,运营方不仅仅是房东,而是其所服务文化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新型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周边社区的文化核心,园区不止是单一的产业发展空间,更是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在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人文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有机融合的特征。
第二,“互联网+”将为3.0版本的功能型文化产业园开启新模式。新型文化产业园平台化特征不断凸显,通过互联网所搭建的“平台”,园区可以便利地获得资本从而实现发展,创作者拥有更多机会进行展示从而获得投资。大数据使得新型文化产业园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投资方通过对文化产业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够缩小项目投资范围,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借助VR等创新技术,新型文化产业园的服务和发展将摆脱空间和时间的桎梏,形成“无围墙”“24小时”的智能化园区。
第三,新型文化产业园将成为跨地区协作的重要载体。产业发展对于资源整合的诉求不断增加,文化企业对资源需求体量的不断增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信息沟通速度和资源整合力度等将得到极大提升。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文化产业园与津、冀地区的文化产业园共享理念、整合资源、协作发展,不仅能够为北京的文化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引领和推动津、冀地区文化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园区升级三大路径
一是加强首都文化产业园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政策,统筹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布局,明确北京市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侧重,引导园区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功能型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优势和瓶颈,利用产业政策和扶持资金引导园区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完善首都文化产业园发展的保障机制。出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园区管理、文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保护功能型文化产业园的合法权益。设立综合性大学和职业学院产业园区实践基地,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运用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支持园区的创新。优化资金扶持导向,从注重产能转变为关注服务,再进一步转变为对园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功能化发展的引导。
三是注重首都文化产业园城市协调性的传承。园区发展要尊重本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脉络,在满足其功能升级的基础上,布局文化中心、艺术场所,吸引市民进入其中,实现“无围墙”园区城市功能的融合和利用,与周边社区成为一个有机体。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实现城市间文化底蕴的碰撞与交融。(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