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把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更加重要的实践任务,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资源瓶颈,如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领会。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就是要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做出明确定位,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远谋划。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体制改革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复杂社会系统工程的实现,既需要发挥意识理念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引作用,也需要通过实践完成意识理念的具体化。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就是要使这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理念处于整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全局性指导地位,贯穿于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通过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切实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因此,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旨在凝聚共识、引领行动、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当前,抓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紧迫性。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的关键期,面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就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解决这一系列的艰巨任务制定一条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就是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均衡点,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赵建军 薄 海)